《少年派》的電影改編權就是賣給了華納,所以張楚聽到這個消息之后還是蠻驚訝的。
“他們找我做什么?現在應該是找導演、找編劇、找演員的時候,我的工作基本上就已經結束了。”
周康很是自豪的笑起來:“正是因為他們在劇本開發上面被難住了,所以才找你幫忙,想讓你做電影的劇本顧問!”
“偌大的好萊塢竟然找不到一個能改編小說的?”張楚知道這部電影在影視化的過程當中困難重重,可萬萬沒想到會這么難。
“據說華納已經跟好幾位一流導演接洽過,但他們在看過了小說梗概跟具體內容之后都紛紛拒絕。要知道,這可不是普通的商業電影,投資超過一億美元的文藝片。要是拍砸了的話,不僅以后可能在接不到商業片,甚至在文藝片領域都要口碑掉光。”
按照華納的想法,《少年派》肯定會要拍攝成為3D電影,因為這類型的電影比較好賺錢,而且噱頭也大。
但每一部3D電影的投拍都是一次如履薄冰的冒險,想要有奪人眼球的3D效果,首先就要花掉制片方更多的錢!
由于前期投入太大,好萊塢的制片廠對3D電影的立項很是謹慎,就算是奧斯卡級別的導演制作經費也非常緊張,可見這類型電影的燒錢程度。
一個小男孩跟一頭孟加拉虎的海上漂流故事,從主線上面看太過于單薄了,并不是每個人都跟湯姆-漢克斯一樣可以一個人支撐起《荒島余生》這種影片。
張楚版本的《少年派》其實是結合了李安版的電影以及揚-馬特爾的小說而成,將兩者的優點結合起來。
其實這也算是比較容易改編的,但每個導演、每個編劇的風格、思維都不一樣,對小說的改編方向當然也有所不同。
“既然是求助,他們的誠意呢?”張楚好奇詢問起來,劇本這東西其實費不了太多事兒,但問題在于就算自己把上輩子的劇本原封不動的拿出來,只要導演來了肯定會進行修改。
現在電影導演都還沒有確定下來,倉促把劇本確定了也沒用,更重要是編劇這個角色在好萊塢里面重要性并不高,但工作卻十分繁瑣。
首先就必須要給一份8-10頁的腳本提綱,然后是更具體、長達40-60頁的分場劇本,最后才會寫出完好無損的100頁左右腳本草稿以及數目不定的后續修正版本,直到定稿為止。
意思就是說,如果制片方、導演不滿意的話,那劇本的修改就會永無止境!
不過行行出狀元,有的編劇失業,也有的編劇賺的盆滿缽滿,不僅能拿到幾百萬美元的劇本,還能分享到影片的各種收益。
相比起寫小說而言,當編劇寫劇本是非常困難而麻煩的事情,張楚現在自己都一攤子事情沒完成,他可不想接下這個燙手山芋。
周康明白張楚的意思,不過還是得傳達一下華納兄弟的意思才對,“他們給你開出的價格是一稿50萬美元。意味著你只要寫最初的劇本就夠了,后續由他們另外找編劇進行修改,到時候依舊會給你署名。”
這類型的大片都不可能用一個編劇,肯定會是一個編劇團隊來共同完成,不同的編劇負責不同的版塊內容,從細節到專業,從主角的每句話到背景世界觀都不是一個人能完成的!
然而張楚卻有些鄙視,這華納兄弟也太小家子氣了吧,千里迢迢發電子郵件過來求助,然而卻只給這點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