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楚聽聞徐紀的回復之后有些欣喜,起碼從故事上面來看,老爺子似乎是被吸引住了,兩位京劇名角跨越數十年的離合悲歡跟大時代背景結合在一起,頗有點傳奇色彩。
這可比硬生生拍什么京劇電影要好得多,在這部小說里面的角色似乎都已經跟京劇霸王別姬里面的角色融為一體,雖然故事里面涉及到可能比較敏感的同性之戀,但接受起來也并不難。
現在社會已經開放了很多,而且在情節處理之上也沒有越矩,起碼這并不是主要因素,甚至因為世俗的偏見以及人物的心理而形成悲劇,這就更好規避了!
徐紀此時還沒有想過究竟拍不拍的問題而已,他就是想要看看小說。
上世紀九十年代的華語影片佳作迭出,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那個時候的華語小說精彩絕倫,給導演們提供了足夠精彩的改編內容。
今時不同往日,有深度的作品是越來越困難了,大部分都是瞄準了龐大的青少年圖書市場,難得有張楚這樣功成名就的人愿意寫霸王別姬。
老爺子在腦海里面想了一圈之后才說道:“程蝶衣跟段小樓這兩個角色的原型,怕不是梅蘭芳先生跟楊小樓先生?”
“我哪里敢編排那兩位大師,梅蘭芳先生可是蓄須明志。我小說里面的主角完全是虛擬的,沒有任何現實原型。”
如果說國內最有名的京劇大師,那肯定非梅蘭芳莫屬!
就算很多沒聽過京劇的人都知道這個名字,如果張楚硬說是從梅先生這邊得到了靈感,以他為原型寫作程蝶衣的話,估計關注度會高上幾分,因為梅老先生也演過霸王別姬里面的虞姬。
可張楚還做不出來這種胡編亂造的事情,他一個不想讓小說角色跟現實掛鉤,另外一個也不想惹出什么麻煩事兒來,同樣不愿意將梅老先生放在輿論的漩渦里面。
《霸王別姬》里面有很多敏感因素,無論是同性之愛,還是wen革之害都不應該把逝去已久的大師牽扯進來,所以現在必須要說清楚才行,省得到時候出現麻煩事兒!
很多人看小說都虛幻探尋人物原型,就像《紅樓夢》里面的人物都是有原型的,而專門鉆研這類的紅學者就被成為索隱派。
似乎每本小說都應該是那樣才對,某個角色對應現實中、歷史中某個人物。
張楚不管李碧華女士當初寫小說的時候是怎么想的,反正在這里這邊是完全虛構,沒有任何原型!
徐紀沒想到張楚這么直截了當的否認,他點點頭說道:“我也不留你了,早點把小說寫出來才是真的。你這小子腦袋里面裝那么多東西不怕爆炸。”
“得嘞,那徐老您歇著,我先走了,要不然下午三點那兩節課都要遲到。”
“有課還在這里瞎聊,快去上課!多少人想去燕大都去不了。”徐紀吹胡子瞪眼的逐客,儼然把張楚當成了嫡親的子侄輩。
……
從正乙祠戲樓出來,張楚隨便開車的時候踩了幾腳油門,但依然還是遲到了,誰讓現在人人都富裕了,都能開車上路。
不過平時偶爾也有人遲到,他這勉強算起來才頭一回,所以從后門溜進教室的時候并沒有引起關注,秦教授也只是抬眼看了一眼,就繼續講課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