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暗了。只一線流光,伴咿呀半聲,大紅的幔幕扯起——】
小說一開頭就直接挑明了,這飾演虞姬跟霸王的兩個京劇演員之間有著超越世俗的愛戀,但卻只說了他最愛他,并沒有說他也是他的最愛。
這里張楚并沒有保持跟電影一致,而是選擇這種總領基調的開頭,這種不一樣的愛情故事或許會更加吸引人。
而且用戲劇表演開場時候的大紅幔幕拉開來形容小說開始描寫正文的方式,巧妙將京劇元素融匯進來,一點也不顯得突兀!
下文筆鋒一轉,就來到了民國十八年,也就是一九二九年的冬天。
張楚此前從沒有寫過帶有民國時期的文學作品,幸虧他已經在腦子里面模擬過許多次,現在打字倒也挺快的,并沒有停下來。
【天橋在正陽門和永定門之間,東邊就是天壇,明清兩朝的皇帝,每年到天壇祭祀,都經過這橋,他們把橋被比作凡間人世,橋南算是天界,所以這座橋被視作人間,天上的一道關口,加上又是“天子”走了,便叫“天橋”。后來,清朝沒了,天橋也就墮落凡塵,不再是天子專有。這里漸漸形成一個小市場,橋北兩側有茶館,飯鋪,估衣灘。橋西有鳥市,對過有。各種小食攤子,還有摞地摳餅的賣藝人。熱熱鬧鬧,興興旺旺。】
簡單幾句話就將熱鬧的老燕京城風貌展現在文字上面,寥寥幾筆就讓人依稀看到了那個從封建社會留下來的時代。
底層人民的生活依稀可見,雖然有報童吆喝著東北軍戒嚴了,日本鬼子要開打了,不過老百姓們連填飽肚子都來不及,怎么可能關心誰開打了呢?
抱著孩子的妓.女艷紅成了這一章的主角,從她這一路走過來,市井生活變得越發生動,似乎從文字變成了影像出現在眼前。
說書的,變戲法的,摔跤的,抖空竹的,打把戲的,葷相聲的,拉大弓的,賣大力丸的,演硬氣功的,好不熱鬧!
這是小豆子與小石頭初次見面的地方,小石頭等人表演美猴王大腦蟠桃會之后的場景,誰知道這孩子失手演砸了,引起了地痞的不滿。
最終小石頭表演了個光頭碎磚頭才算是挽回一點尊嚴,這個身影被牽著娘手的孩子給記在心頭。
關師傅對小豆子的身板面容都非常滿意,奈何這孩子右手卻有六根手指!
唱京劇的怎么能有這種裝扮呢?
出去還不嚇到那些觀眾么。
可小豆子他娘艷紅不光是跪下了,甚至還狠下心來將兒子多余的那根手指頭給剁掉!
剁開骨血,剁開一條生死之路!
張楚用“一張大紅紙攤開了”來形容現場的血腥,那流淌的血液可不就是像極了大紅紙么?
越是鮮艷,越是諷刺。
就像是艷紅說的那樣,但凡有三寸寬的活路,她也不會當上妓.女,她賣了自己去養活他。
“咿~呀~啊~嗚~”
運氣練聲的聲音在晨光熹微時響起來,想要成為角兒并不是那么簡單的。
這一章內容很長,足足有一萬二千字。
當張楚寫完之后發現時間竟然都已經來到了晚上十一點半,他扭動了一下脖子,又將文檔拖到最前面,這下開始認認真真閱讀起來,看看有沒有什么地方需要修改的。
邊寫邊改,寫完還要改,寫作就是跟修改脫離不開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