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他是國內的名人,但是在好萊塢依然是無人知曉。
不過紅毯走到一半的時候,卻聽到了字正腔圓的漢語!
誰在喊我?
張楚過頭去,想要從那一堆記者當中找到人,兩個不斷亮起的閃光燈暴露了他們的位置,一個是黃皮膚的華人一個是白皮膚的中年人。
他并沒有停下來擺pose拍照的意思,揮手示意之后就走進了酒店里面。
杰夫-羅伊好奇的問了問剛剛拍照的白人男子,“格雷,你認識剛剛那個亞洲小子?”
格雷供職于英國《帝國》雜志,他這會兒笑著說道:“不認識,但我昨天在華納兄弟片場拍攝幕后照的時候看見他跟李桉還有戴維-內特、大衛-馬基一起聊天。或許你應該關注一下我昨天發布的新聞。”
“Shit!你是說著小子很有可能是《少年派》的主角?可他看起來一點也不像印度人啊!”
“亞洲人看起來都差不多,要不然你覺得他為什么能參加這次酒會?”格雷昨天就報道過這條消息,只不過拍得有點模糊,哪里有今天這么清晰。
可旁邊的亞裔記者卻搖了搖頭,用流利的英文說道:“你們錯了,他不是演員,是《少年派》的作者,叫張楚。”
這位時光網北美特約記者胡洋很是得意,自從大陸成為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之后,他們這些外派記者的地位就要高了不少,所以也能跟好萊塢頂級媒體在一起拍照。
格雷瞪大了眼睛,“他就是那個寫出《神探夏洛克》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作者?看起來太年輕,不像是真的!”
“沒錯,就是他,他還拿了你們英國的布克獎。”胡洋補刀著,他在心里認真盤算起來,現在《少年派》的項目只找到了導演跟編劇,如果自己能采訪到張楚的話,或許有一些內幕。
“原來是他啊,可惜我們應該問問電影的事情。”杰夫-羅伊有些遺憾。
這部《少年派》大概是讓好萊塢明星們最頭疼的影片,明明投資高達1.3億美元,而且還有奧斯卡導演保駕護航,奈何完全沒有適合的角色。
總不能讓他們去演少年派、成年派或者老虎吧?
他們并不知道經過討論之后,戴維-內特等人決定在里面加入一個男性白人作家的角色,這個角色對劇情沒什么用處,就是相當于觀眾化身而已。
其余大投資影片還能想想男主角、女主角這些搭配,而《少年派》根本就沒辦法從這上面進行宣傳。
“華納對它太有信心了,我不認為這會拍出一部好作品來。”格雷吐槽著,“讓我在電影院里面看兩個小時的海上漂流,老虎沒有吃掉男孩兒太不合理。”
胡洋在美國生活了很久,他也不是那種唯唯諾諾怕事兒的人,現在就站出來維護著說道:“或許你應該看看小說,應該是男孩兒沒有丟掉老虎太不合理了,派有相當多的機會將老虎從船上扔下去。”
“嘿嘿嘿,放松放松,那部電影跟我們沒有任何關系,用不著這樣!”
格雷可不想在爭吵中度過接下來的時間,他們都還得在這里拍很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