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韜光養晦挺好的,這樹大招風,我們的確是應該悄悄發展才行。”張楚贊同的說道,“那要是沒什么事兒的話,我就先掛了。明天一大早得去錄節目,今晚早點休息。”
周康連忙說道:“先別,我打電話還有件重要的事情。小葉跟江東衛視那邊《最強大腦》的編導商量過了,他們到時候會給你額外的鏡頭,你看看宣傳一下自己的小說還是怎么樣。”
“周叔,前面你不是才說要低調么?現在怎么又讓我在電視節目上做宣傳。”張楚覺得這前后很矛盾。
“你現在開始錄制,八月份的時候最強大腦才會開始播放,中間起碼半個月時間,足夠我們悶聲發展。到時候也不是讓你生硬的打廣告,而是在主持人介紹你的時候做一點點工作,或者在做宣傳視頻的時候適當吹捧一波。”
張楚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那吹捧的工作就交給你們了,我負責謙虛謙虛就行!”
這正是主持人們的工作所在,大部分主持人都不會讓嘉賓來說,側面烘托的方法可不僅僅是在小說里面運用。
他并不是那種不懂變通的人,于是便答應下來:“這沒問題,我到時候可以配合配合一下。”
在那一百位參賽者里面,或許張楚應該是名氣最大的一位,這也就意味著他將成為輿論的中心。
如果是晉級了,那肯定就會有黑幕的言論;若是沒晉級被淘汰了,那身上的學霸人設顯然就會崩塌。
怎么看都不算是好事兒,但張楚卻認為這是獲得聲望值的最佳方法,他在文學圈里面刷的聲望值并不多,只是吸引了很多小說讀者。
現在小說讀者幾乎都已經飽和,很難有更大層面上的突破,所以他就選擇了在最強大腦這個節目。
至少這個節目的受眾比較多元化,不僅僅是在文學圈,這可以給張楚提供很多新鮮的粉絲,前提是他的表現足夠優秀!
其實選擇在微.博上面連載《那年那兔那些事兒》也未嘗沒有這方面的考慮,一直都在小說圈里面打轉,凡是關注小說的人或多或少聽說過張楚這個名字。
但到了其余圈子的話,這名字說出去估計就沒多少人知道。
《那兔》的確很吸引粉絲,張楚的微.博粉絲數量就增加了快一百萬個,他并沒有買過任何僵尸粉,屬于這數字在某種程度上面說具備真實性。
坐擁系統這個大殺器在手,就算是跟一群真正的天才交鋒也不見得會落在下風,張楚同樣也慎重對待,免得陰溝里翻船,當真來個最強大腦一輪游!
全中國這么多人,天才肯定少不了,張楚知道自己不能小覷天下人,現在他干脆就倒頭便睡,為明天的頭腦風暴養精蓄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