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說這是《達芬奇密碼》的新書發布會,倒不如說這是招商大會。
這邊張楚只是出來當吉祥物露個面而已,更多的幕后工作則是由翰林文化傳媒在進行商業化運作。
不管是周邊產品的授權與銷售,還是小說版權運作都被安排在了這次的發布會之后。
其實這個新書發布會也就是給那些前來進行商業洽淡的公司一個初步印象:這本書會非常火爆!
只有給了合作伙伴信心之后,他們才會更加重視這部小說的版權以及相關產品。
發布會持續的時間很短,可記者跟讀者們卻久久不愿意離場,他們有的把玩著手上的密碼筒,想要破解出密碼;有的則是用手機或者相機不斷將發布會的場景拍攝紀錄下來。
“我剛剛用谷歌搜索了一下,發現果真沒有密碼筒誒,完全找不到任何線索。達芬奇的手稿設計里面真有這玩意兒嗎?”
“張楚應該把章節名寫上的,而不是簡單的數字。”
“不管怎么說,這密碼筒很有趣,我得拿回去好好珍藏!”
“見鬼,發布會就這么結束了?還以為會談談小說的相關內容,最起碼幫我們解開小說里面的謎語呀!”
“亞當,幫我跟這金字塔拍張照片吧,記得拍好看些。”
讀者們彼此吐槽著,他們總覺得有些意猶未盡!
孫國明也是比較開朗大方的人,他看到旁邊媒體席上的那些黑頭發黃皮膚的中國人之后就主動走過去,找到一個慈眉善目的中年人說道:“大叔,能借你手上這本《達芬奇密碼》看看嗎?我只看第十章后面的那個內容,看看館長留下來的遺言到底是什么內容。”
這位來自新華社的記者并沒有說什么,主動將書拿了出來說道:“我剛剛看完那一章,這個謎語非常有意思。”
“謝謝大叔!”
孫國明、龐元、宋祥文三人擠在一起翻閱著這本書,而這名記者則是后退了兩步,然后拿起相機拍攝起他們看書的模樣。
送上門的新聞素材不拍白不拍,這可比擺拍要真實得多。
雖然閱讀條件有些惡劣,但孫國明他們對小說內容的好奇足以克服這些難關!
在接下來的情節里面,密碼破譯處的索菲-奈芙出現了,她悄然提醒楊軒已經身處在危險之中,并且給出了其中的答案。
館長的遺言中那串看似毫無規律的數字被索菲重新排列之后變成了1-1-2-3-5-8-13-21,這赫然變成了數學史上最著名的一個數列!
“對啊,我怎么沒想到呢!這不就是斐波那契數列嗎?”
調整順序之后,這個整數數列每個數都等于前面的兩數之和。
還沒等他們繼續閱讀下去,這楊軒教授就已經被法國警方給懷疑了,而表面上是密碼破譯處警員的索菲卻將楊軒身上的全球定位系統給取下來,并且給了另外一道線索。
原來館長的遺言除了剛剛看到的內容之外,還有另外一條,只不過被警方給擦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