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時分等不及快遞送來實體書,我就在豆瓣上面買了《達芬奇密碼》的電子書,在大半夜的時間被張楚精心設計的情節嚇得毛骨悚然,簡直不能忍。
非常佩服張楚的腦容量,無論是環環相扣的情節,還是背景環境的描寫,這部懸疑小說都寫得很完美。
明明他是中國人,可是卻對法國和英國那么熟悉,他筆下的建筑物栩栩如生,就連盧浮宮里面的畫作都仿佛是他親自掛上去的,還有各種我不怎么了解的密碼符號知識,紛繁復雜,難辨真偽。
張楚對它們的描寫如此真實,不免讓我有種小說中的一切都是真實的錯覺。
不同于其余懸疑小說家的作品,接連死去的人是故事的線索,《達芬奇密碼》始終只圍繞著一個死者展開,就這么一個死者,卻引出了幾十萬只的劇情。
小說關注的并非是誰殺了誰,而是隱藏在這里之后的歷史秘密,講到最后似乎就和死者沒有了關系。
人物并不多,故事幾乎就全在一個晚上,情節緊湊,整本書都在挖掘秘密,秘密背后還是秘密,再加上中世紀宗教獨有的神秘感,每個章末尾都在留懸念,一步步把我引誘得通宵看書。
我被騙得很爽,當我躺在床上用充電寶給手機充電的時候,可看到了一章內容說達芬奇把秘密畫在了《最后的晚餐》上,他特意沒有畫本應該出現的圣杯,而最終的結論是圣杯是一個人,還是一個女人!
當時第一個念頭就是難道圣杯是蒙娜麗莎?這猜測似乎很合理啊,蒙娜麗莎神秘莫測,這副世界第一的名畫藏著說不清的秘密,就連現在也沒有一個非常權威的說法,再加上前幾章講到達芬奇的特殊身份以及小說封面,我幾乎肯定了這個猜測。
大家簡直無法想象當時的感覺,明明已經困得直打呵欠,當四周黑黢黢的時候,自己卻被恐怖的懸念給纏繞著,精神在困倦與亢奮中徘徊。
張楚簡直就是操縱心靈的大師,當你覺得一切都有了合理解釋的時候,可這所謂的真相立即變得模糊起來。
至于圣杯到底是不是蒙娜麗莎,我就不劇透了,大家可以自己去看,我只是發這條不是書評的書評只是想告訴大家一句,千萬不要錯過這本書!】
陳靖耀將這一大段文字發到了張楚的粉絲論壇上面,他心里有種不吐不快的感覺。
幾十萬字的書愣是被他在一天之內給看完,中間出了上廁所之外,就連吃外賣都一直盯著手機,舍不得挪開視線!
仿佛挪開視線的話,這里面的角色就要遇到危險,或者自己要錯過楊軒解謎的精彩之處。
現在他雙眼通紅,明明超過了24小時沒睡覺,可腦袋依然十分清新,非常想跟朋友們討論討論這部作品。
好東西就要分享給大家!
現在他對張楚的喜歡跟崇拜幾乎達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這本書從各個方面來看都格外優秀,當閱讀到最后再回首看看開頭,那種恍然大悟的感覺讓人迷醉。
這輩子一定要去一次巴黎!
陳靖耀暗自下定決心,如果不去盧浮宮那邊親眼看看,簡直不甘心。
豆瓣閱讀的《達芬奇密碼》頁面之上,短評人數并不多,因為超過99%的讀者都還沒有來得及閱讀完這本書,所以評分當然無從下手。
這可就讓那些等著看評價的網友們犯了難!
網上是小說賣得如火如荼的消息,可真的值得自己花錢花時間去購買這本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