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橋這個比賽節目可不是什么民間組織舉辦的,而是由國家漢辦為了向全世界推廣漢語而組織的比賽。
國家漢辦全稱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是作為直屬事業單位掛靠在教育部那邊的。
這比賽就是為了讓漢語走出國門,走出亞洲,走向全世界!
這個辦公室里面的單位可不簡單,由教育部牽頭,guo務yuan僑務辦公室跟新聞辦公室聯合外jiao部、文化部、廣播電影電視部、新聞出版總署、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燕京語言學院等八大部門聯合組成,后面還有財政部、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三個部門支持。
可以說,跟國家漢辦的關系搞好之后,就等于是跟其余十多個部門打好關系。
看起來不起眼的“漢語橋”世界大學生漢語大賽后面可是有著深厚的背景,要不然每個國家或者地區分賽區決賽的時候,那些駐外的大使也不會親自去現場。
周康看中推廣大使這個稱號也絕不僅僅是因為它能在全世界各個地方連帶著推薦張楚,還看中了這個大使背后的那些部門!
雖然這并不等于是尚方寶劍,但起碼能震懾住不少動了壞心思的人。
如果那些人想要走官方背景來壓制張楚的話,應該需要非常非常大的能量才行。
翰林文化傳媒這邊是找不到什么人脈跟背景的,所以就干脆把張楚推到臺前來,讓他在不同部門的領導前面掛個號,混個面熟耳熟的。
簽約并沒有什么重要領導出場,他的合約簽完之后并不會立即下來,而是要交給上面去蓋章,蓋完章之后才會將屬于張楚那一份交給翰林文化傳媒。
剛剛才在國家漢辦那邊簽完合約,張楚就被工作人員馬不停蹄的拉到了攝影棚里面拍攝推廣視頻,他將會用中英兩種語言號召全世界愛好漢語的大學生們來參加“漢語橋”的比賽!
既然是漢語比賽,肯定要用中文說話了,如果連張楚的推廣視頻都聽不懂的話,那也沒有什么參賽的必要。
另外一個英語就是為了擴大影響力,讓更多的人轉發、知道這場比賽!
可能有人不懂漢語,但是他在看了張楚的廣告之后就會知道這個比賽,從而將比賽推薦給懂漢語的朋友。
這兩種語言對張楚來講都不是困難的事情,難度在于他要用自己的肢體語言跟面部表情來展現這種熱情以及歡迎!
看得出來,這比賽的確是要開始了,要不然時間也不會如此緊迫。
“7月就要在國內進行比賽,湘南衛視會全程參與錄制播出。現在馬上就是5月,他們還得在不同的地區進行海選、復賽,然后通過決賽選出幾名代表來。兩個月時間很緊湊!”
張楚在攝像師的指導下,用各種各樣的姿勢開始拍照,等會兒還得去錄音室那邊錄制他的音頻。
現場收音不大好,雜音很多,所以他們決定再錄制一次這個音頻。
仿佛提線木偶一般,張楚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只是茫然的聽從別人的指揮。
這一天時間下來,全身的骨頭都仿佛散架了!
不光身體疲憊,面部肌肉僵硬,就連喉嚨也都有些腫痛。
推廣大使不好當!
這一口氣拍攝了許多素材,當然不是全部都會被用上,而是會逐漸放出去。
如果有必要的話,甚至還會找張楚進行補拍湘南衛視到時候的節目片頭甚至推廣,這些都是張楚的義務!
在不緊急的情況下,國家有些機構的動作是緩慢而臃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