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統計這個時間,吳明都用手機自帶的秒表功能開始計時,真是嚴謹到了極點。
“三分鐘太短了,上一屆金棕櫚獎得主可是得到了五分鐘的鼓掌,另外一個得到九分鐘鼓掌的電影拿到了最佳導演獎!”
“你們說這電影到底什么樣啊,我看過張楚寫的,感覺時間跨度很大,并不是特別好拍攝。”
“等會兒采訪完幾位主創之后,我們去看看能不能抽中電影票吧。19:30分有一場,22:30分有一場,千萬不能錯過這個機會。”
“每次都是一千個人的放映廳,運氣不會太差才對。”
這些記者都有同事在里面,因為媒體太多,不可能每家媒體的所有記者都能進入放映廳觀看電影,只能分開為不同的批次。
可是現在吳明卻開始擔心起來,“霸王別姬現在掌聲已經超過了5分鐘,口碑肯定爆了,到時候申請電影票的人數會激增,絕對是供不應求!”
“別擔心這個,戛納哪部電影的放映不是這樣?我當初也是把每一個場次都申請了,看看哪一個場次能申請下來。”
這時候視覺中國的記者聶秀杰用手指了指電影宮門口那些舉著牌子的人,詢問道:“那些人是在干嘛?是抗議游行還是在示威?”
“我好些看到了漢字……”
“是啊,我好些還看到了拼音,這是在干嘛?”
吳明覺得在這邊等著也采訪不到什么新聞,不如去問問那邊舉牌子的人好了。
這是一個穿著灰色T恤衫的年輕小伙子,他脖子上面掛了個尼康相機,手里舉著自己手寫的牌子,最上面是“BA-WANG-BIE-JI”這個拼音,而下方則是用生硬無比的“霸王FMC別姬”,中間用英文、法文寫了“tickets”。
“你好,請問一下這是在做什么?”吳明用英語詢問著,他能出差到戛納,證明語言并不算問題。
這個小伙子看到了吳明亞洲外表之后露出了燦爛的笑容來:“我很想要一張霸王別姬的電影票。首映場的票無法預訂,觀眾場也沒有辦法預訂。所以我想碰碰運氣,看看會不會有人遇到了急事不能去看電影。”
原來是這樣!
吳明恍然大悟:“那么你們這么多人里面有誰得到了票嗎?”
“暫時還沒有。我打算一直等到晚上最后那一場,如果可以的話就試著混進去看看。”
類似這樣舉牌的人非常多,其中很多人甚至懶得寫霸王別姬,直接寫導演徐紀的名字在上面,“XU-JI”,吳明還看到有“ZHANG-CHU”的。
這壯觀的求票場面還在不斷壯大中,雷鳴般的掌聲進一步提高了這些電影愛好者的期待值!
****************
明天爆發。
今天作者菌也舉著小牌子,上面寫著“TUI-JIAN-PIAO”跟“YUE-P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