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文字作品到影視作品的改編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事實上成功的只是少數,大部分作品改編其實都失敗了。
這點尤其是在國內影視圈嚴重,眾多有等文學作品改編的電視劇、電影雖然關注多,但失敗的風險卻很高,特別是在最近一些年!
以前的電視劇很多都來自武俠、言情,可現在同樣如此,但觀眾們卻偏偏不買賬。
并非觀眾的審美要求變得嚴格了,而是這些制作根本沒有用心,粗制濫造的。
九十年代、二十一世紀初期視覺特效并不發達,但那時候拍攝出來的一些神話劇、仙俠劇雖然視覺效果一般,但故事很吸引人。
現在這么久過去了,電視劇的視覺效果非但沒有進步,反而越來越辣眼睛!
制片方大概把錢都花在了請演員上面,舍不得制作點好的效果,把玄幻、仙俠硬生生拍成了武俠。
有錢去摳圖,就沒錢做點特效。
而在電影方面就要稍微靠譜一點,雖然也有很多改編失敗的例子。
改編失敗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商業上面的失敗,另外一種則是藝術上面的失敗。
商業失敗很好理解,那就是電影在上映之后并沒有收回制作成本,導致了制片方虧損!
如今票房只是電影盈利的一個小方面,在電影票房上面撲了,或許賣播放權或者周邊產品可以。
更多的電影其實是在拍攝階段就已經把成本給收回來了,它給觀眾們奉上了一場難得一見的廣告秀。
另外還有種情況就是以拍電影為幌子進行洗錢,人家根本不在乎電影票房多少,只要有這個項目就行,黑錢進去,然后洗白了回來。
藝術上面的失敗主要就是口碑差,影評人們、觀眾們雖然標準不同,但一致認為這部電影很失敗,尤其是藝術類的電影本身就指望能得到好評,可是拍出來惡評如潮。
魔戒這系列影片如果拍攝的話,那肯定是走商業道路,如果在商業上面取得成功,就算被罵得再慘也無所謂!
張楚完全不奢望能跟地球上面彼得-杰克遜導演的那三部電影一樣,票房與口碑雙豐收,那是極其困難的事情。
周康知道張楚的擔憂,他開口說道:“迪士尼這邊開出來的價格比《達芬奇密碼》稍微要低一些,500萬美元+2%票房盈利分紅;華納兄弟一如既往財大氣粗,1000萬美元買斷,沒有分紅;派拉蒙給出的數字是800萬美元+2%票房盈利分紅;二十世紀福克斯800萬美元買斷……”
這數字跟報價的確是有點偏低,因為張楚在《達芬奇密碼》上面就拿到了1000萬美元的版權費以及3%的全球票房分紅,另外還有電影周邊的10%盈利分紅,幾乎算是近些年來好萊塢版權轉讓價格最高的作品!
結果到了《魔戒》這邊反而低了些。
“這價格太離譜了,我不會答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