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頭猛虎半蹲坐于船艙當中,張開的大嘴能看到它滿嘴鋒利的牙齒;一個裸露著上身站在船頭的帆布上,一人一虎都目光炯炯的看著遠方!
整個畫面看起來很和諧又非常揪心,強調了人生中的對立沖突和相輔相成,有種別樣的平衡之美。
假如它的海報是“猛虎撲向少年,少年勇敢”對視或者“小船傾覆,少年與虎都在海水中掙扎”,那么就會是徹底的失敗,因為破壞了這種微妙而持久的平衡。
海報極大的還原了小說,讓張楚松了口氣。
雖然主演是一個印度少年,但由于電影的導演以及小說原著都是中國人,因此《少年派》的電影在國內關注度不是一般的高。
電影片方是好萊塢巨頭華納兄弟,并非中國電影公司華誼兄弟,他們公司在微.博上面熱度并不高,唯一有熱度的時候大概就是被電影粉絲們罵。
這一次伴隨著《少年派》在戛納發布了海報,他們也在微.博、Instagram等社交媒體上面實時更新了超清無水印的版本,讓那些錯過了新聞的網友們可以一睹為快!
“哇塞,神還原啊!跟小說里面一模一樣!”
“這比我看書時候想象的畫面還要好,李桉導演太牛逼了!”
“這只老虎是真的嗎?有點擔心那個小演員啊,萬一拍攝的時候出了岔子怎么辦?”
“就沖著這個海報,我就要買票看一下。這老虎居然不吃它!”
“有沒有看過小說的課代表給我簡單科普一下劇情啊?如果我現在就去看小說,還來得及嗎?”
“果然,還是中國導演更加明白小說想要表達什么內容。可惜還有半年時間,真是吊人胃口。”
“光是這海報就贏了,該不會整部電影都在海上漂吧?”
“沒看過小說,但這個海報看起來戲劇性就很強,想要看到那個少年跟老虎在那么小船上斗智斗勇的事情。已經預定了小說,看看看!”
“原本我看簡介說這是講一個印度人的故事就沒看,現在后悔死了,趕緊把這本書補起來。”
“為什么不干脆寫個中國少年啊,這樣電影就完美了!中國演員,中國導演,中國作家原著。”
“如果是中國人的話,那派估計漂不到海上就被抓了。他得解釋一下為什么有頭老虎,這老虎可是國家級的保護動物!”
張楚看著網友們的評論忍不住笑起來,這些觀眾們的期待就是對影片最好的嘉獎。
其中有些問題也是他當初在寫這本書的時候曾經考慮過的,比如徹底把《少年派》給漢化。
可是那樣一來整部小說里面的文化、信仰沖突就要消失,整體背景很難融合在其中,甚至從名字開始就無法解釋。
所以他才選擇了跟原著一致!
這個故事里面蘊藏的力量是可以超越人類種族限制的,在逆境中生存,關于成長,關于人生。
另外關于小說結尾的討論又一次登上了知乎的熱門討論榜,小說的結尾會讓讀者們產生質疑,它讓讀者們質疑自己此前看過的一切內容,然后給他們講述了第二個殘酷的故事,讓他們抓耳撓腮、困惑不解。
電影海報熱度最直接的體現就是這些討論量,而在另外的領域同樣也有著驚人的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