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老書都持續熱賣,南海出版公司跟各個網絡書店、實體書店就差把張楚的個人照片擺出來供著了!
現在娛樂的方式多種多樣,好玩的手機游戲層出不窮,好看的漂亮小姐姐們在直播平臺也是展現著十八般武藝,短視頻平臺跟新聞平臺不斷發展。
閱讀活動是越來越多,但讀書的人是越來越少。
全國各地幾乎每個月都有各種書展啊、閱讀活動之類的,但根據官方調查顯示,近幾年來國人的閱讀數量整體不容樂觀,特別是紙質圖書閱讀率不升反降!
像張楚,幾乎每天都能收到圖書展覽或者交易大會發來的邀請函,邀請他去參加由出版社、書店或者其余閱讀機構舉辦的講座或者座談。
這種活動因為有文化名人的影響,不僅能吸引到數量巨大的圍觀群眾,還能招來大量的記者進行報道宣傳。
喜歡討論閱讀,并不代表喜歡閱讀。
很多人都以為國人的實體書閱讀量降低,肯定是電子閱讀的鍋!
然而電子閱讀也很冤枉,因為他們的上升趨勢已經很微弱了,暫時還沒有讀者數量大爆發的階段。
對于絕大部分人來說,電子閱讀就是在各個小說網站進行閱讀、手機閱讀、電子閱讀器閱讀、Pad閱讀。
在這種市場環境下,不少有識之士都在呼吁大家多讀書,也呼吁作家們要寫出優秀、好看的作品來!
如果都是一些同質化嚴重、可讀性不強的作品,那么國人實體書閱讀量下降也是情有可原的事情。
沒人愿意把時間跟金錢浪費在垃圾作品上面。
很多人都是把數據下滑的原因歸咎在國人、消費者、讀者身上,認為是他們不去看書了。
可是卻很少有人把矛頭指向作家這個群體,似乎作家一點責任都沒有!
飯店生意不好,這屆顧客素質低不愿意來點菜吃飯,廚子的手藝酒店的服務一點毛病沒有。
張楚的出現就讓不少業界人士認識到了,原來并非國人不看書,而是他們不想看其余作家的作品!
有《鬼吹燈》、《達芬奇密碼》、《悟空傳》、《搜神記》、《少年派》這種質量的作品出現,那些許久不看書的人都愿意進書店去買一本來瞧瞧。
說到底,寫得差,看的人自然就少。
浩瀚書海的確埋沒了不少好作品,但海里巨大部分都是質量一般的。
想要復制張楚的成功,并不是說跟他走一樣的路線就行,而是要寫出跟他的那些作品同樣優秀、出色的內容!
有些閑著沒事兒做的人就把研究張楚的作品當成一項長期任務在進行,雖不至于跟紅學那般有名,但他們都很好奇想要知道張楚如何能將這么多優質內容給創作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