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是燕大很普通的一員,現在進入書店只不過是想要買一本任課教師極力推崇的《萬歷十五年》。
“當代文學作品賞析”是老教授謝冕開設的全校選修課,全校學生都能進選,但還是以中文系學生居多,誰讓當代文學是中文系一座繞不開的大山呢!
謝冕老先生同樣也是燕京大學畢業的,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就留校任教一直到今天,除了帶幾名博士研究生外,他就是給本科學生們上這門課程。
他的名氣看似并不大,但在教育界、文學界、詩歌界卻鼎鼎大名,曾經是燕京大學語言文學研究所的所長,也曾經擔任燕京大學新詩研究所所長,同時還是《新詩評論》、《詩探索》的主編,是燕京作協的副會長,國家作協全國委員會的重要成員。
每一周的當代文學作品賞析都會講一部當代作品,而在講之前謝冕教授都會要求學生們盡量能看一看這些作品,不然書都沒看過,賞析起來一點作用都沒有。
從德里達的《書寫與差異》到杰佛里-哈特曼的《荒野中的批評》,從《劍橋中國晚清史》到《第三帝國的興亡》,謝冕羅列了很多不同的書籍出來。
上午剛剛上完的課程里邊,他公布了下周要賞析的作品,那就是張楚的這本《萬歷十五年》。
作為張楚的直系學弟,李亞幾乎是聽著這位高了自己一屆學長的故事一整年。
謝冕教授很推崇他的這本歷史類作品,甚至不把它歸類為通俗。李亞自然很清楚張楚的這些作品,只不過他一直都沒有時間跟精力去看完所有的作品,現在要賞析這本書,那自然得買一本來瞧瞧!
原本他的室友是買了這本書的,只不過借給了隔壁寢室的同學,因此李亞只能趁著吃完午飯的時間來逛逛書店。
平常李亞更喜歡去圖書館一些,畢竟看的書有點多,買的話不劃算,借書就要好多了,而且那邊的書還更全一些。
如果非得買書的話,他一般都是跟室友們趁著網購有活動的時候買,各種滿199-100啊或者滿100-50之類的,相當劃算。
漫步在翰林軒書店的層層書架間,李亞覺得這里比圖書館看起來要洋氣、時尚、小資一些,怪不得有人專門來這邊凹造型拍照。
他在張楚作品區這邊拿起一本嶄新的《萬歷十五年》就準備去付錢,結果一抬頭就發現了一個所謂的“簽名專區”!
“這里的書都是張楚簽名的?該不會是假的吧?”
李亞看了看那個展位上面整齊擺放的一堆作品,表示強烈的質疑。
之前才聽高中一個土豪同學說在閑魚上面花了五千塊錢買一本簽名的《少年派》,現在自己面前竟然有這么多本?
他看了看那邊的店員,走過去詢問道:“不好意思,打擾一下,那邊簽名專區的書真的是張楚親筆簽名的嗎?”
“對啊!我們老板上午才過來簽的,每個人只能買一本,你要是想要的話就得趕緊下手了。”
“這樣啊,謝謝你啊。”
李亞看了看自己手中的《萬歷十五年》,然后將里面那本簽名的《達芬奇密碼》拿起來疊在一起,之后才拿出手機一只手按住屏幕開始在寢室群里面發語音:“有個好消息跟你們分享一下,翰林軒書店這邊正在原價銷售張楚的簽名書,數量有限,想買的快抓緊啊!”
寢室幾個人的群里面頓時變得喧鬧起來,一條條回復冒了出來。
“真的假的?”
“啊,我已經到教室了!亞哥,你幫我買一下吧,我現在就給你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