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學期過得非常快,感覺春節明明才過不久,可是竟然就要到暑假。
用發蠟將發型弄好,張楚換上了一件休閑襯衫,最近幾天他并不打算寫新書,而是準備將《魔戒2》跟《魔戒3》的最終稿確定下來。
南海出版公司那邊已經拿到了他的稿件,只不過張楚自己先試著改一改,再聽聽編輯們的意見。
如果有必要的話,還會請讀者們簽訂保密協議,讓讀者看完這兩本書之后給出反饋。
每本書都是將近30萬字,這看起來顯然不是一天兩天能看完的。
而且顧新學他們編輯看書也不跟讀者們看書一樣,只覺得好看就行,還得考慮方方面面的事情。
他們清楚知道每種載體的區別,從實體書紙質到電子,甚至是有聲書之間的區別,每一種形式的變化中舍棄了什么,而又能得到什么樣與眾不同的于都體驗。
編輯追求的是一種整體的、形式與內容相輔相成的結果!
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實編輯也是需要考證的,編輯資格證一年一期,并不是想當就能當,大部分編輯都是半路出家,或者過渡一下就換到其余行業。
鐵打的出版業,流水的編輯們,這句話在出版界流傳很廣。
沒有任何一本找不出來瑕疵的圖書或者是文章,只要愿意花時間找,就一定能找到錯誤。
哪怕是張楚自己,他都會承認可以改的地方很多,不可能字字珠璣,毫無可改!
出版社里面什么都不多,就是書多、稿子多。不管去哪個出版公司的編輯部參觀,都可以看到擺滿靠墻位置的一次次校對之后的書稿。
現在南海出版公司的編輯們幾乎都放下手上的事情,每個人都在看同一本書,不管他或者她之前是做什么類型圖書策劃的,如今都得先把《魔戒》給看完、給出意見才行。
一部作品的好壞,首先是作者寫道怎么樣,內容是否符合時代的主流,符合讀者們的審美;其次就跟編輯們的錦上添花分不開。
偌大一個公司,分工其實是很明確的,不同的編輯負責不同的類型,有負責中年讀者群的小組,他們主要就是收一些官場或者當代傳奇類的作品,而不可能去收一篇大學生的小情小愛。
遇到這樣的作品,負責任點的編輯可能會把這個作品轉交給其余同事,不負責的就任由它爛在電子郵箱里面!
可以說南海出版公司幾乎把其余事情都給放下,全心為張楚繞道。
顧新學揉了揉眼睛,他扭頭對自己的同事說道:“張楚果然挖了個大坑,我還以為甘道夫這種人氣角色在第一部那里去世了就真的去世了,沒想到他竟然復活了,而且還會陪伴著主角們走過中洲最后的黑暗時光!”
“這一部內容有點承前啟后的意思啊,雙塔說清楚了是哪兩個塔嗎?”
“絕了,原來甘道夫的復活原因還挺復雜的,這個世界觀有點大啊!”
維拉是精靈和人類眼中的諸神,而創世神伊露維塔的概念并沒有在《魔戒》里面出現。
跟維拉同族,但是力量不及維拉的人就被統稱為邁雅,也被稱之為次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