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軒書店內整潔光亮,不管是看書還是做題都能享受安靜的環境,不同的書架上面擺放著種類各異的書籍,打折區內密密麻麻全是冷門書籍。
托張楚的福,鐘良平在各大經銷商以及出版社那邊淘到了很多小眾的作品,若是放在其余地方,這些書根本賣不出去,只能退回去報廢處理。
可是在喜歡讀書的燕大校園內,這些作品就煥發新生,差不多是絕版書!
“老板,你看我淘到了什么,第一版印刷的《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這市面上根本就沒有賣的。”
鐘良平當然是愛書之人,不然也不會愿意跑到燕大來當一個書店的店長。
張楚對這本書有所耳聞,但一直都沒有看過,只是知道這書跟自己的《萬歷十五年》一樣,在學術界大有爭論!
熱門的暢銷書要有,但一些小眾冷門的作品同樣會提升書店的客流。
他回答道:“沒有賣也許是因為里面有許多漏洞或者翻譯錯誤,初版并不一定就是最好的版本。”
張楚并沒有抬杠的意思,像這種講訴冷戰之后文明沖突的圖書出版久了之后就跟現實狀況有些脫節,所以時不時修訂一下,就像是游戲沒事兒就打個補丁更個新。
鐘良平嘿嘿笑了兩聲之后說道:“也是,不過拿來當紀念也挺好。”
“我看了書店上個月的報表,咱們上個月竟然賺了五萬塊錢,有點神奇啊!”
這個數字說出去估計要被網友們笑掉大牙,張楚每天的收入估計都不止五萬塊錢,但卻為了書店的盈利而高興。
實體書店不虧損已經是好事,能盈利當然更好,否則光靠用愛發電可不行。
“這個月的盈利應該還會多一些,好像實體書市場正在快速回暖,看書的人越來越多。”
現在翰林軒書店順應市場發展,就連外賣平臺上面都已經有他們的店,可以讓外賣小哥幫忙買書過去,服務周全到極點!
張楚沒有插手書店具體事務的意愿,贊許道:“真的非常好,到時候年終獎多發一點。”
真要靠翰林軒書店賺錢,恐怕連如今四合院的一個廁所都買不起。
再多鼓勵不如獎金多發一點,張楚很清楚這個概念。
他沒有跟鐘良平多聊,而是帶著電腦走到自己的專屬隱藏位置去,準備先在這邊將小組展示里自己分到的版塊找點資料,先多了解了解再說!
小組作業并不僅僅是自己懂了就行,還得盡可能將自己知道的東西講訴給臺下的同學們聽。
要是自己都一知半解,那旁人聽了會更加迷糊。
因此準備工作不能偷懶。
看看電腦上面的資料,翻一翻相關的書籍,張楚一點也不驚訝。
翰林軒書店里面根本找不到自己需要的東西,大概只有圖書館里面才有,這兩者的藏書量有著天壤之別。
才坐了一步到位一個小時就離開,他想要去圖書館將書借到之后就回家再看。
誰知道剛剛才走出書店門就看到了兩個拿著手機在拍自己的年輕人,不知道究竟是記者還是學生。
“張老師,據說今年您的收入超過了1億美元,破了作家收入紀錄,請問有這回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