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都不需要跨流域,直接下場雨就得歇菜。
隨便調一下吧,到時候肯定是要修補的,看滲水和開裂變形哪方面更嚴重吧,滲水就加桐油、變形就加石灰。
船槳……
本來做這個就為了省錢,再花錢請人搖槳不是把路又走回去了嘛?
尋思半天,墨斗感覺要不做個“發動機”?
所有船槳都用杠桿相連,靠金屬彈簧來提高扭力,傳動軸靠水車驅動。
水車可以點內丹嘛。
這不直接省了人工?
想法是好的,真做起來淡疼無邊。
關鍵墨斗不知道操船。
船槳應該是怎么個行動邏輯,力量的傳導是什么步驟?左右兩邊節奏該如何錯開?拐彎的時候這邊該停多少?
要解決的問題太多太多,雖然說現代體育有賽艇一項、那個是雙手槳,但這玩意學起來還真不是一朝一夕,光看人家奧運會比賽錄像,看不出車門道,頂多也就學個把式,內在根源是什么還得自己領悟。
最后實在沒辦法,索性一拍大腿,想出了個歪點子——要不船做小點兒咯?
本來預計著做七八米,到后,也就弄了個四五米長短的。
所有配置全面縮水,船槳只配上兩側5隊,各安一組水車,杠桿全部做成可拆結構,這樣要轉彎的時候水車不用動、就動傳動桿。
操作簡單,方便。
就是這么做出來吧,感覺比艘舢板也大不到什么地方去。
當然,高是高了很多,但都被結構本身占用了,裝不了多少貨。
就這么一條破船,前后拼了有兩三個小時。
湊合能用就行了,墨斗也不指望那么多,先走一遍,看看有多少暗礁再說。
實際下水一走……
帆該怎么調啊?
風向不可能一直對著自己前進方向嘛,墨斗知道該走“之”字形,但具體該怎么調啊?
哎呦,這又是個大問題,又得臨時再翻一遍帆船比賽錄像。
搗鼓了半天,總算是掌握好了各方面節奏。
帶著橋苯他們清單里列好的一些材料和前期貨物,墨斗駛著這一艘完全沒有裝修、看上去簡陋到炸的小破船開進了云夢澤。
逆流而上、直“飄”涂山。
確實是飄,因為水面基本都是平的。
但拐彎是真的多。
這該死的河道,是該治理一下。
也不知道官府會不會發這種任務,如果會,墨斗甚至都想自己懸賞讓玩家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