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馬德里也召開了相應的新聞發布會,董芳卓也在多哈接受了《阿斯報》的采訪,并且確認了此事。
中國隊亞洲杯奪冠也因為董芳卓受傷少了幾分喜慶的氣氛。這個時候,有好幾名國內的足球專家站出來開噴了,其中一個就是前國腳彭偉國。
彭偉國說:“早就說過要合理使用董芳卓,克勞琛原先就安排得好好的,要是不部分球迷給他施加壓力,克勞琛也就不會在最后時刻還讓董芳卓在球場踢球,現在好了,你們滿意了?”
著名足球解說員蘇西也在微博上罵道:“中國只有一個董芳卓,請你們要好好珍惜他!幸好這次只是小傷,如果以后來個大傷錯過世界杯什么的,那可怎么辦?我相信克勞琛在2:0領先的情況下,原本就打算換下董芳卓了,是球迷的壓力讓他選擇了讓他繼續留在球場上。”
罕見的,中國隊在奪冠時還出現了不和諧的聲音。
董芳卓也看到了各方新聞,隨后他也在微博上發表了一句話:我沒事,謝謝大家的關心,不管怎樣,傷病無法預測,至少我們贏得了亞洲杯,2015我們要三連冠,今天應該是個開心的日子,我會努力訓練,以最快的速度回到歐洲賽場上!
一天后,董芳卓跟隨中國隊回到了首都,但并沒有參加相應的慶祝活動,過多的活動影響他的腳踝恢復,而且穆里尼奧也特意交代他不要輕易走動。之所以讓董芳卓回國,只是因為董芳卓要參加國內的“中國十大杰出青年”頒獎。
這不是一般的獎,穆里尼奧沒有拒絕的理由。
“中國十大杰出青年”評選活動是由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創意策劃,并聯合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及中秧電視臺、中秧人民廣播電臺、人民曰報、華夏青年報、光明日報、解放軍報、經濟曰報、科技曰報、工人曰報、農民曰報等首都十家主要新聞單位共同主辦的,每年開展1次。活動自1990年推出,便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廣大青年的積極參與,現已成為社會認同度最高的一項授予杰出青年人才的崇高榮譽。
“中國十大杰出青年”評選活動的宗旨:
發現青年人才,樹立時代楷模,宣傳“杰青”精神。他成功揭示了當代青年的成長成才軌跡,充分展示了杰出青年們在為全民族共同理想努力奮斗的過程中實現個人價值的奮斗歷程。“十杰”青年具有鮮明時代特征的豐滿形象和艱苦創業、追求卓越的成長經歷極大地激勵了廣大青少年腳踏實地,銳意創新,立志成才,開拓進取的熱忱。
參選的條件和標準:
年齡為18至39周歲的中國公民,熱愛祖國,擁護四項基本原則和改革開放;在本職工作及服務社會方面有突出貢獻,并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方法為先經過全國百萬群眾投票,后經評選組委會審定。
顯然,董芳卓完全符合,沒有一點兒懸念。
之前在百萬觀眾投票環節,他就已經雄踞榜首,第二名和他的差距有著巨大的鴻溝,完全不是一個檔次的。
領獎的時候,還是副國級領導給董芳卓親自頒獎。隨后董芳卓也在領獎之后發表了個人感言。
“我希望中國足球能夠越辦越好,成為世界足球強國,我們的聯賽,能夠成為世界著名的足球聯賽,不亞于歐洲五大聯賽,我們的青少年足球可以蓬勃發展,中國大地,能夠出現千千萬萬個董芳卓,甚至于比董芳卓更強的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