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技術都不可能平白無故的被發明出來,雖然說天才科學家或許可以加快技術的研發進度,但是天才科學家也是需要花錢的。
人類所有的技術進步可以說都是錢砸出來的,江彥海看起來科研的速度似乎很快,好像花不了多少錢。
但是實際上真的如此嗎?并不是。
很簡單的一件事,就用上次來說,江彥海要去羊城附近的研究所跟劉教授胡教授他們進行視頻聯系,當時整個研究所都處于整個封閉狀態,所有的科研活動全部都暫停,該放假的放假,該休息的休息,該落后執行的東西落后執行。
這些都是需要花錢的!有一些研究停一天,光是計算機的電量都是一個不小的數字。
而江彥海想調用任何超算就調用任何超算,甚至不惜直接動用戰略儲備,難道戰略儲備不要錢?這些都是錢。
所以,科研沒有省錢的,只是江彥海這里的效率更高而已,別人可能一萬塊錢產生一份效果,而江彥海這里也許一百就可以產生一份效果。
但是這一百塊也是需要花的。
華威有今天不是因為它們的科研人員有多強大,而是她們舍得投入。
每年扔掉一個千億公司,這是什么概念?全國市值超過千億的公司一共才有多少?
“嗯,這些都好說,我們加快一下進度,其實芯片的設計以及跟系統的搭配等等,大概都是有一個規律的……”江彥海微笑著開口道。
當然他們說的都是基于硅晶的芯片,目前硅晶芯片的極限性能還沒有壓榨出來。
3納米的下一步就是1納米,甚至突破納米的極限數值,達到零點幾納米都是有可能的。
零點幾納米是什么概念?就是一個原子的大小!也就是說將來一個晶體管的大小跟一個原子一樣大。
但是這樣的技術是極限嗎?并不是,連納米機器人都可以存在,這都不算什么。
所以說,技術是沒有極限的,想一想一個比太陽大好幾倍的恒星最后會縮小為一個直徑幾厘米的黑洞,你就會明白物質到底有多神奇。
進了華威的研究所,江彥海也不跟這些老總們說話了,因為跟他們說話對于即將到來的研究沒有任何作用,他直接跟這些研究人員要了關于麒麟系列芯片的下一代設計圖紙。
這是3納米級別的芯片設計圖紙,實際上整個圖紙的完成度已經很高了,如果不是江彥海的話,他們估計要進入流片階段了,如果流片成功的話,也意味著芯片就算是成功了。
當然,流片成功并不意味著芯片就是完美無缺的,設計缺陷的芯片并不是沒有,發熱,能耗,功率等各個方面都是有的。
這也是為什么很多芯片都是一個系列,一個架構的原因,因為這樣的話,這些芯片雖然不斷的在進步,但是同樣這個芯片的性能也可以被他們不斷的優化。
但是在國內,所有的公司都是只能選擇彎道超車,包括華威在內都是如此,因為他們在這方面的儲備太少太少了。
想一想美國最早的IBM成立于什么時候?包括intel這些公司都是幾十年的公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