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三郎想起柳肇慶說過的這句話,不由得怔立原地。
千歲笑道:“怎么,同情他了?”
“不,他不無辜。”燕三郎搖了搖頭。
復仇是個正當理由,知悉柳肇慶遭遇的人大概也都覺得他可憐。可是燕三郎沒忘掉,柳肇慶也是商隊截殺案的真兇!
那是大幾十條人命,他說家人無辜,那么被他枉殺的幾十個人就不無辜了?下了地府之后,自然有人跟他清算一筆總賬,那就無需人間費心:“只能說他求仁得仁。”
從楊衡西、馬紅岳兩人公布懸賞以后,柳肇慶就明白,商隊截殺案是一定要出個結果的。楊衡西、馬紅岳辦不到,所以他們二人被踢走,如果端方也辦不到,他在梅晶心目中的地位,也會大打折扣。
從這時起,柳肇慶就有了決斷。反正,他已經活不久了。
端方如果有順利執掌衡西商會的機會,老頭子就會把自己獻出去。當地人都知道他和衡西商會的仇怨,借機報復也是很合理的行為動機呢。
那么在梅峰長和外人眼里,“抓到”兇手的端方不僅成功替衡西商會收拾了爛攤子,還挽回了被劫走的多數贓物。盡管衡西商會這塊招牌一定程度上會受影響,但他已經努力把損失減輕至最小,并且安撫了受害者情緒,又保住了梅峰長的聲譽。
最后這一點,尤其重要。
所以,端方還是梅峰長身邊最得力、最完美的徒弟。并且經過這次試煉,他基本可以坐實了衡西商會新東家的交椅,梅峰長會更器重他。
鴻遠商會和衡西商會的比拼,到這時才落下帷幕,以前者吞并了后者為結局。不僅殺掉對手,還要把對方的心血和成就也一口吞掉,讓對方十年的努力都變作一場笑話,這才是柳老頭子的夙愿。
千歲打了個呵欠:“你沒把真相告訴柳老頭,是因為那個交易條件吧?”
燕三郎輕輕“嗯”了一聲。
這是劉一召當日留在孫家小院門鈸里的情報,燕三郎一直留在手里,雖然看不懂,但誰也沒有交付。直到他弄清端方、柳肇慶和衡西商會之間的糾葛,才明白這個字條背后的意義:
端方根本不是柳肇慶的孫子!
柳肇慶的庶孫自幼體弱,被送往松平村的趙氏家中撫養,可惜只活到十歲就不幸淹死了。不久以后,柳昭東一家三口遇害、柳肇慶被衡西商會伏擊重傷、鴻遠商會解散。
柳肇慶脾性堅韌,在鴻遠商會解散以后并不想著頤養天年,而是一門心思報仇。他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自己還有個二孫子被養在鄉下,正堪一用!
他派人來松平村接走柳家庶孫時,趙氏應該愁壞了,正主兒死了呀。
但這女人也是極有膽量,看著自己兒子也是十歲,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就用他頂替上去!
她當然也有私心。兒子跟著她沒前途,在村中呆上一輩子,到死都是個默默無聞的農夫——就像她一樣,可惜了一身的好資質。
但是在柳老爺那里,她的兒子卻可能飛黃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