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豐頓時閉嘴。
“嘿嘿,苦衷!”風老太爺本想再譴上兩句,可這少年與他家毫不相干,大發雷霆實在有失風度,因此嘴皮子動了兩下終是欲言又止。
“東西呢?”他聽下人通傳,這少年是帶回楊向良的遺物。
“在這里。”趙豐趕緊遞了一面玉佩過去。佩作魚形,雕工精細,入手溫潤,魚眼卻是豆紅的。
果然是楊向良的遺物,風老爺子拿在手里摩挲幾下,心里的火氣不知不覺消褪下去。
再氣再惱又有什么用?人死如燈滅。
這原本是一對雙魚玉佩,隨孫女出嫁,一只留在她那里,另一只給了楊向良。他想起孫女出嫁頭兩年也是幸福美滿,可惜夫妻漸漸不睦,楊向良離家遁走,最后果然應了臨行前最后那句狠話:
死生不復相見。
這到底是誰的不是?風老爺子長長嘆了口氣,才問趙豐:“你叫什么名字?”
先前下人稟報過少年姓名,但他當然不記得了。
“趙豐。”
“好孩子,遠道而來送還楊向良遺物。”風老太爺招了招手,早有人候在一邊,這時就捧出一個四方匣子。“辛苦了,這是一點酬勞。”
匣子里,躺著亮澄澄五只大元寶,哪一只都抵得上趙豐辛苦經營大半年所得。
趙豐只看了一眼就搖頭推拒:“夫子待我恩重如山,為他還愿是我份內之事,無須禮謝。”說罷就要告辭而出。
“讓你白走一趟么?沒有這個道理。”否則傳出去,旁人會怎么看?
可是趙豐堅拒不收。
風老太爺只得擺了擺手:“罷了,眼下你在哪里落腳?”
“攸街。”趙豐道,“我開了個鋪子。”
原來這少年打算定居春明城。他短時間內不走,風老太爺也不急了:“行,去吧。”擇機另外找補給他就是,不過這種小事,就不該勞動到風家家主費心。
待趙豐出去,他才將魚佩重新拿出來細細端詳,然后在兩只魚眼上各按一下。
“咔嗒”一聲,魚嘴張開了。
風老太爺早知這個小小機關,也不驚訝,喚人取過銀針,從魚嘴里扎出一個小小紙卷。
他展開來看,上面就一行小字:
趙豐善良敦和,勤勉刻苦,可為瑩兒良婿。
楊向良真正要趙豐轉交的,是這個字條吧?他想將自己的女兒嫁給趙豐!不過看樣子,趙豐本人并不知曉。
風老太爺忍不住冷笑幾聲:“異想天開,簡直異想天開!”他風家的兒女,怎么可能嫁給一個窮光蛋!
門不當,戶不對,能結出什么好果子?楊向良不就是前車之鑒么?
這短命家伙自己拋妻棄女,是風家替他養著這對母女。他盡過丈夫、父親之責么,憑什么以為自己死后還能對風清瑩的婚事指手劃腳?
風老太爺想到氣憤處,胡子都翹了起來。他順手就將字條撕得粉碎、扔進紙簍,又將魚佩交給身邊人:“去,物歸原主。”
再想起孫女會有的反應,他忍不住按了按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