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醫又說他腹里有寒氣未排盡,卻是趕路太過、焦急勞損所致,并非中毒。
呵呵,他信軍醫個鬼,那必定是得過韓昭交代的!
會用毒的鳶姑娘,韓昭暗中會晤卻又把她放走。嘿,那還不是賀小鳶?
泰公公越想越怒。好個鎮北侯,那出綁票就是他編演的罷?否則為何新監軍剛剛抵達前線就被綁架,賀小鳶哪來那么靈通的消息?
韓昭是想直接弄死他,還是要給他一個下馬威,讓他以后少插手軍務?
想到這里,泰公公就記起鎮北侯漠視他的生死、不肯撤軍。雖說這事兒還有蹊蹺,但韓昭對他的惡意已經是赤果果不加掩飾了。
“這可不妙啊。”等泰公公的怒氣沉淀下去,再涌上來的就是驚疑,“韓昭身為大衛鎮北侯,私會、指使攸人細作,他到底想干什么?”
再聯系韓昭的拒王令而不從、敗敵軍而不追,以及糧草匱乏卻要犒勞大軍,泰公公“咝”地一聲倒吸一口涼氣。
鎮北侯莫非有不軌之心?
不行,這些消息他要盡快傳遞回都!泰公公臉色一正,吩咐小太監:“取紙筆來!”
當下奮筆疾書,洋灑成言。
待吹干墨漬,封上火印,泰公公把書信交給侍衛,凝聲道:“你即刻啟程,務必送達圣聽,越快越好!”
¥¥¥¥¥
衛人這天打了個大勝仗,在戰場上一箭射倒了褐軍大將、蘆花城的最高首領童栗,真正詮釋了什么叫做擒賊先擒王。
童栗一倒,反賊潰不成軍,連前線大營都守不住了,一路逃回蘆花城。
廖浮山率軍南下,將蘆花城團團圍住。
他最擅長的,就是以數倍兵力,以雷霆萬鈞之勢撲滅敵人,雖然要付出些許代價,但事后總會證明,他的戰略英明正確。
褐軍占據蘆花城達半年之久,這里面當然已經混入衛人的細作。入夜,城里的內應擇機傳出消息:
童栗傷重不治,斃。
也即是說,整個蘆花城都處于群龍無首的局面。
廖浮山親眼見到童栗被一箭穿心,也沒想過他還能有第二種結局,當下毫不猶豫地揮了揮手:
強攻。
趁它病就得要它命。
這一次攻城戰,足足打了兩天一夜。
蘆花城的確是座堅城,廖浮山事先已有詳細了解。放在平時,就算再多花三五倍時間他也未必能夠打下來,歷次衛軍伐逆,打到這里都要鎩羽而歸。
不過這一次守軍心亂了,士氣低靡,廖浮山又得內應暗援,終于轟開了蘆花城的大門!
城墻后的守兵已經被他們打得垂頭喪氣,這時也不敢負隅頑抗,在幾名將領率領下從后門殺出一條血路,撤了。
廖浮山猶豫了一下。
追不追呢?
如果就此駐足,他已經攻下蘆花城,算是打開了攻向鳳崍山的北大門,后面只要穩扎穩打,必定也可以步步推進。
可是撤走的褐軍足足有三萬精銳,如能盡數剿之,后面的討逆之戰就能輕松許多。
衛王派來的監軍,這時也跳了出來,難得和他手下一致疾呼追擊。
戰場時機寶貴,轉瞬鄧逝。廖浮山沒有思索太久,就下達了指令:
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