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褐軍揭竿而起那一天,它就只有兩種結局:要么在對抗中生存,要么戰敗而亡。
如果他是茅定勝,與其死守鳳崍山等著廷軍來攻,還不如主動北上,譜寫第三種可能的結局:稱王定江山。
賀小鳶看他一眼,目光意外。
這些道理,褐軍里的成年人都未必能懂,他一個十四歲的少年卻看得透徹。
背后傳來一聲貓叫,實則是千歲一聲冷笑:“有雄圖不假,那也要有能相匹配的大略,否則——”
“壯志未酬身先死的故事,我看過太多了。”她悠悠道。
盡管通關速度很快,八個城門依舊大排長隊,顯示出盛邑的繁忙來。
三人手握武備令,有優先通關權,可以在其他人羨慕的目光中走進大衛國的都城——盛邑。
房屋鱗次櫛比,街道四通八達,不過年也不過節,卻到處人頭攢動。燕三郎剛走進來,就知道這是繁華之地,道路修得可容八車并駕,比絕大多數城池都要寬敞,他們卻只能跟著人群往前小步移動。
盛邑的生機與活力,在燕三郎走過的城市里只有云城可堪比較,春明城還差得遠。
并且別處是山上建城,盛邑卻是城中有山,將一整座山都包裹起來。
山高百余丈,延綿起伏,不高聳不突兀,但是清靈雋秀。燕三郎進城走上幾步,抬頭就能望見山上白雪皚皚,其中卻有華美宮闕星羅棋布,紅墻黑瓦。
最高的幾座宮殿,頂著金蓋頭。
站在那上頭遠眺山河,一定會有俯視人間、眾生渺小的感覺吧?
那是當年的靖國女皇、現在的衛王能體會的感受。
站在主街,望著人來人往、傾聽車水馬龍,曲云河深深吸了一口氣,喃喃道:“我回來了。”
轉眼百年,他終于又站在了這座都城,這片土地上。
他聲音極低,幾乎只有自己聽見,但燕三郎還是從他目光流露的深情看出一點端倪。靖國都城的規劃非常完備,也沒有毀于戰火,因此盛邑幾乎是原版承襲靖都,除了小修小補之外,并沒有作很大改動。
甚至幾人腳下這條長街,曲云河在百年之前就不知走過了多少遍。
近鄉情怯,他的眼角可疑地紅了。
賀小鳶一轉頭望見,懷疑道:“你怎了?”
“沒什么。”曲云河的異樣轉眼即逝,揉了揉眼,“有砂子。”
“先找落腳之處。”
他們先去客棧投宿一晚。次晨起身,賀小鳶就不見了。
燕三郎也不著急,背上白貓就出去逛街。
不算來往商賈和務工者,盛邑常住人口超過九十萬,是衛國第一大城。即便這個國家兩頭開戰,可戰爭的陰影也沒有籠罩這座城市。
百姓安居樂業,商貿旺盛發達。燕三郎行走其中,仿佛又回到了云城。
他撫了撫東張西望的白貓:“這里和沿途所見,真有天壤之別。”
盛邑的繁華,對比他一路走來見到的破敗蕭條,仿佛這是兩個衛國。
“這是集全國之力供養的都城,其他地方能和它相提并論么?”白貓望向山上的宮殿,“只一個王宮,就能養活無數人。”
住在宮里的人也要吃喝拉撒,盛邑里有無數人為天耀宮的龐大需求提供服務,靠它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