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員多了,隊伍龐大了,褐軍北上的步伐反而慢了下來。原因其實很簡單:
大軍打過安盧橋以后,就進入了衛國最富庶的中府地區。
這幾天監聽下來,燕三郎也發現盛邑的人們對于起義軍又是勞騷,又是恐懼,十個里面倒有七八個對它心懷抗拒,絕不像南方平民那么歡迎,甚至主動投身到對衛廷的戰斗中去。
衛國中部、中北部發展一百多年,繁華一時,莫說權貴云集,就是普通平民的日子也比南邊的老百姓要好過得多。
能填飽肚皮,誰想造反哪?
有家有業的,反倒要怕南邊的窮光蛋們來燒殺搶擄。何況褐軍原先攻城以后立刻劫富濟貧的手段被無限放大夸張,燕三郎就聽到有人繪聲繪色地說,褐軍每攻下一城一鄉,就把當地人的錢財全分光了,越有錢的越慘,因為養尊處優肉嫩好吃,家產被分光以后自己都活不成,會被當作軍糧烤著分吃掉……
褐軍在衛國中部、中北部軍民眼里,就是活剝人皮吃人肉的惡魔!
是以褐軍走到中府地區,腳步越來越慢,連童栗的軍隊也經常要停下來等待援軍同行,不敢再像先前那樣,一意孤軍深入。
大衛立國近二百年,這時才顯出了真正的底蘊來,起義軍進入其真正的核心地帶就像陷入泥淖,每一步都走得步履維艱。
白貓早不耐煩聽詭面巢蛛傳來的閑雜人語,自顧自從外頭樹上捉了只小雀進來,放在桌上撲著玩。這雀子剛長齊羽毛,還不會飛,只能張著翅膀在桌上撲騰。
每撲騰一下,貓兒就伸爪按住它一下,冷眼看著它徒勞。
沒幾下子,小雀兒就累得動彈不得,又嚇得瑟瑟發抖,渾身羽毛都緊貼身上。
它嚇蹲在原地,貓兒就不滿意了,拿爪子拍它。
燕三郎看得分明,白貓沒有伸出尖甲。小鳥被叼進來,身上也沒有一丁點傷口。他的貓嬌貴,早被他養得不吃生食血食,但骨子里耍弄獵物的野性與生俱來。
他走過去,把小雀從貓口救下,發現這小東西抖得厲害。
白貓丟了玩具,很是不滿:“干嘛,我又沒弄傷它!”
這話她是幫芊芊說的。
他的動作溫柔,比撫著貓兒還輕。
“鳥兒膽小,快被你嚇死了。”燕三郎不看她,跳上鄰居家的大樹,把鳥兒放回窩里。鳥兒已經嚇傻了,回巢以后也是半天都不敢動彈一下。
他進門時,白貓在桌上癱成一盤,直打呵欠:“悲天憫人,也不知你跟誰學的。”她好心教導這小子四年有余,怎么還沒把這種無聊的惻隱之心磨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