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下山到奔赴前線,他們只用了一整天時間。在此期間又有兩支隊伍加入進來,都是接到了征兵令而來的各地鄉兵。
目前,隊伍的主力仍是青云子弟和來自桃源的兩千人馬,合計三千余人。
一路快馬加鞭。
后續還會有生力軍趕到,但鐸人的腳步同樣很快,青云宗必須在他們之前趕到千渡城,以事實迫其棄戰。
前方五里,就到紅雁關!
這是千渡城的東北門戶,也是劉憐玉上次無功而返之地。只要越過紅雁關,千渡城就抬腿可至。
日正天中,燕三郎、左遷等人和幾位長老騎在馬上,領頭而行。
文庚剛剛收到簡報,一看之下白眉舒展,狠狠一拍大腿:“好,好!成了,成了!”
這位長者向來儒雅溫和,旁人很少見他這樣失態。
文庚順手將情報遞給邊上的杜時素,一邊大笑道:“蜈河白石山下的泥灘起了大火,火勢沖天,到一個時辰前才熄滅!”
“白石山?”孫紅葉也湊過來看情報,“大船不在躍龍灣么?”被燒的是白石山下,副山長那么高興作甚?
“不是躍龍灣。”杜時素也是滿面笑容,“我去過那里,距離躍龍灣約二十里左右。泥灘很大,擠一擠停下幾十艘大船不成問題。這周邊只有低矮的紅樹,沒有住家。若非大船都被燒了,林子著火,河舶司派人去就足夠,為何城里的守軍也去了?”
“千渡城把大船轉移去白石山下了?”
“想來如此。”
眾人都是眉飛色舞。
這次大戰中最重要的一步,居然搶先完成了!
還未開戰,勝利的天秤就已經向他們傾斜。
文庚看向青驄馬上的燕三郎,肅聲道:“昨夜城里的公倉爆炸,千渡城至少有四成存糧都放在那里,現在變作飛灰。這兩件都并非青云弟子所為,燕伯爺可知一二?”
燕三郎頜首:“是我手下辦的。”
他沒交代胡秋去炸千渡城的公倉。不過事無湊巧,這大概是胡秋的自由發揮。
千歲也笑吟吟道:“胡秋辦得一手好差,回去給他加個雞腿!”
燕三郎這么坦誠地攬下功勞,眾長老莞爾,文庚夸道:“燕伯爺手下人才濟濟。”
“他們有些小聰明,又占了優勢。”燕三郎面容和聲音一樣平淡,“顏慶能監視城內所有青云子弟,卻找不到我的人藏在哪里。他們潛在暗處,行動更方便。”
這是給眾長老挽回一點顏面,他們心里多少舒坦點兒。
文庚又對眾人轉述城內兵防、武備布置,而后道:“城主府對城中的青云子弟嚴密監視,并且千渡城已經封城,不準出入。這些情報也是好不容易才傳來城外。”
杜時素立刻道:“當務之急,我們要把何家渡大船被毀的消息,傳到鐸人手里。”
“這倒不難。”劉憐玉接話,“顏慶說過,鐸人又派軍隊入境。夷陵道已被堵上,最便捷的道路就是白塘關。我們派人往西南而去,多半就能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