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飛沉每日皆認真練武,基本功更是嚴格要求。
雖說跟著姜承宣練刀,沒有練劍之便,但自己用功才是基本。
每日早起一刻,每日晚睡一刻。
這多出來的兩刻,可以讓自己的刀更快,出刀次數更多。
五位師兄,每日練的和李飛沉一樣,全都是基本功,唯有自己早來晚歸練的才是刀。
如此,李飛沉練了一年的基本功,一年的刀。雖不能殺人但是用的順手。
這一日,姜承宣每人發了一把劍,然后帶著他們去了后山。
后山之地,乃是晉門日常之所。平時六人只在門內練武,所以算是第一次來。
后山有地有人煙,卻不與晉門弟子交流,他們只過自己的生活。
李飛沉幾人跟著姜承宣來到了一個小瀑布出。
這里之水從山頂而出,后直流而下,水勢大沖擊力夠,姜承宣站定。
拔劍而出,一劍橫劈,水斷無聲,劍過水流!
六人都是驚奇,個個躍躍欲試。
此時不用姜承宣講,每人都知自己所做何事。
“我練刀!”
摸著手中劍,李飛沉堅定的說道。
“劍用極致方能用刀!”
姜承宣之語亦是堅定,在其話中,其意李飛沉現在不配用刀。
李飛沉雖怒,亦不堅持。
握劍而出,一劍橫劈,水聲不停,劍如無出。
其余幾人都沒有說話,看著李飛沉用劍斷水。
“你們五個去那邊,何時斷水,何時下山。”
沒有心法,沒有武功套路,姜承宣教人只看堅持只觀其行。
幾人看著眼前之瀑,雖知達到姜承宣之力需無數歲月,但人人向前,一劍不停,只為斷水。
晉門有一個門規,門下弟子,練劍有所成,需要師傅同意,才可下山行江湖。
用自己的劍在江湖闖出一個名堂,那么你才可成為真正晉門弟子。
對外可稱晉門弟子,他時只可自稱武人亦或無名之輩。
晉門第一,則天下第一!
幾百年來,武林神話不是浪得虛名,六位弟子,能做到斷水者幾何?能闖出名堂者又有幾何?
名雖大,亦需要加倍努力方可獲得。
姜承宣每日都會帶食物來,每日放下食物便去。
雖不多言,但以觀察入微。
李飛沉,怨氣大,但練劍之功最勤,雖不得章法,卻亦有進步之路,久而久之可成器。
譚千二,基本功不足,使劍全憑力氣,心性甚堅,一劍一日出千次,次次用心,熟能生巧,一劍可用,殺敵最快。
梁陽羽,基本功扎實,使劍有招有勢,雖每劍有威,卻心燥不沉,幾日來起效甚微,需多加磨練。
田玉龍,基本功扎實,身兼多門武學,是其優勢亦是劣勢,幾日間錯把他門招式用在練劍上,長進奇慢,如不改變,將會是進步最慢之一。
左玉軒,多年大山走動,雖未殺人見血,卻追狼趕豹,生死邊緣掙扎,每一招,快準狠,多加磨練,必成大器。
仆修賢,名門之后,自幼習武,夏練三伏,冬練三九,有基礎,卻需新練,其亦知道理,橫劍斷水,皆為新法,多練之下,心性升,劍術升,未來之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