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完記工的工作之后,張有礦又將今天白天一天的銷售情況合計了一下,在當天的記賬簿下面記錄了一下。
今天,油坊里面總共售賣了202斤花生油和4斤豆油。這個銷量要比不是趕集的時候,高了好多。
第一天壓榨出來的花生油,現在已經都過濾到干凈的大缸里面,然后開始售賣了。
新榨出來的花生油,味道要比陳油好一點,然后村里村民知道油坊里面出了新油,便來打一些回家嘗鮮。
202斤花生油,4斤豆油,收到的現金則只有1200塊錢。
實際上張有礦的油坊賣的花生油是5塊錢一斤,但是到2002年的時候,農村里面的油坊,仍然會有大量的拿著花生換花生油,拿著大豆換花生油等等的現象。對于這些拿著花生大豆來換花生油的客戶,實際上張有礦是更歡迎的,因為換算成錢的話,實際上張有礦賺的更多。
吃過晚飯之后,張有礦的父母便都走了,反正這邊留著也沒有什么事情了。
“二百來斤,這個銷售速度可不行,油坊這邊的銷量還有很大的潛力可以挖掘。”
對于今天一天銷售了二百斤花生油,張有礦有些不怎么滿意。
要知道,自己現在一天的產油量已經達到一千二百斤了,所以必須要加大銷售速度。
而接下來張有礦還打算繼續擴大生產規模,所以說日銷售花生油數量,是必須要快速提升上去。
只有加快了銷售,加快資金回收,然后下一步才能上機器,才能大規模收購花生仁,才能擴大生產。
眼下自己在老油坊這邊,可以不用花錢就能收購到老百姓手里的花生仁,那是建立在多年信任的基礎上的。但是要說等到張有礦下一步將整個油坊的日產油規模再提高個三兩倍之后,就必須要安排人開車到其他地方上門收購花生仁。上門收購,那可不能打白條了,必須要拿現金的。
“不行,明天我也得想點辦法。”
張有礦抬頭,看到上晚班的徐浩國提著一桶新接的花生毛油進了屋里,便站起來,一邊鎖著抽屜,一邊說道:“浩國,你先在這邊看著一會兒,我出去一下。”
“哦。”徐浩國一邊答應著,一邊將油倒進了今天才騰出來的沉油缸里面。
“對了,那邊那缸油,看看差不多也得過濾了。”
“行,等會你回來之后,我和馬成名把那缸油給過濾了。”
毛油經過沉淀和過濾兩個工作之后,便可以出售了。
張有礦出了油坊之后,來到了老家所在的胡同,不過他沒有進自己家門,而是來到了孫振新的家門口。
“哥!”
張有礦在門口喊了一嗓子,然后聽到里面傳來一聲:“誰啊?”
接著是狗叫聲,沒一會兒孫振新繞過影壁墻來到了大門口,一看是張有礦,忙笑著說道:“來來來,原來是兄弟啊。”
到了孫振新家里,張有礦問明白他明天沒事,便提出讓他明天八點帶著自己到縣城去一趟,對方也很痛快,答應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