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好組,當天中午,張有礦帶著二十名自家的花生油銷售員,在瑞江飯店擺了兩桌,請大家吃了一頓飯,算是納新宴。
吃完飯后,張有礦給大家放了半天假,回家好好休息,然后囑咐大家明天早晨六點,一大早來油坊里面提花生油,接著到自己分到的鄉鎮里面去賣。
張有礦到現在賣的,還只能是散裝食用油,而且主要還是花生油。
當然了,憑著張有礦的遠見,光賣散裝花生油,可不是他的目的,他知道食用油這一行,是可以大有作為的。
全國的食用油市場,將來每年的銷售量可達六千萬噸以上,銷售額可達八千億,銷售利潤總額二百五十億,養活直接從業人口四十萬人,帶動上游種植農戶幾千萬戶。
而全世界的食用油市場,則將是兩億噸以上。
一直以來,國內的食用油公司,主要就是益海嘉里和中糧集團兩大巨頭,一家是外資,一家是國企。
兩家公司攜金龍魚和福臨門兩個品牌,占據著絕大部分市場。
不過到九十年代以后,魯花迅速崛起,硬生生得從食用油市場里面切出來一塊花生油的蛋糕,成為食用油市場的第三大巨頭。
魯花的崛起歷史上,最重要的兩件事,第一是在1993年獲得了澳門小食品博覽會金獎,第二則是2003年1月被認定為“人民大會堂國宴用油”。
1993年已經過去很多年了,而2003年馬上就要來到,張有礦的小油坊想要在2003年1月之前趕超魯花成為國宴用油,基本上是不現實了,而張有礦還有自己的思路。
經過幾天的休息,張有礦的胳膊基本上已經沒有什么大礙了。
年輕,恢復得快,而且張有礦覺得自打重生以后,自己的身體比前世的時候強了很多。
從明天開始,油坊里面的職工就又要增加20人了,下一步每天統計每個人出工情況的工作,就又得麻煩了。
現在這項工作,還是由張有礦來做的。
晚上六點以后,到油坊里面來打油的客戶,基本上就沒有了。然后基本上每天這個時間呢,宋道燕便準備好了晚飯,然后一家人便在這個時候吃飯。
按照張有礦的要求,現在榨油屋子里面,晚上的時候也要榨油,然后油坊里面得留下四個人值班。
這樣,榨油屋子里面,每天干活的總共就十個人,分別是張治農和闞洪曾,另外還有八個年輕力壯的小伙子。
榨油是個力氣活,力氣小了,干不了。
這樣,闞洪曾將這八個榨油的年輕人分了工,白天四個人,晚上四個人。
張有礦他們吃飯的時候,晚上上班的四個人,早就打過招呼,到油坊里面去干活了,而在油坊里面榨油的那四個干白天活的小伙子呢,則等到張有礦他們一家都吃完了飯,這才來到門頭房這邊,跟張有礦打一聲招呼。
夜班帶班的組長,叫闞光華,今年32歲,有過四五年油坊工作的經驗,干活很實在。
白班帶班的組長,叫闞光澤,是闞洪曾哥哥家的孩子,現在41歲,干榨油這一行有十年了,更是相當有經驗。
打完招呼之后,闞光澤走了,然后張有礦便拿出記賬本子,找到闞光澤、張有錢、張有濤和蘇一良他們四個的那一頁,每人記工上加了一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