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級別的糧站,歸上級糧食局管理,在體制改革之前,是事業單位。后來體制改革之后,鄉鎮級別的糧站變更成為全個人控股、國有參股、國有控股以及少數國有獨資等幾種形式,變成企業了。
體制改革的時候,有的人發了財,然而大多數人,卻下了崗,失了業。
張有礦背著手向糧站里面走,跨過正沖著大門的糧站里面的小廣場,爬上四級臺階之后,上面便是一排排的儲糧庫了。
儲量倉庫要建在高處,方便排水,通風。
整個糧站四周,圍墻很高,厚重的青石墻非常結實,圍墻上邊還插著碎玻璃,安保措施做得很好。
整個糧站占地三十多畝,其中儲糧庫占了大約三分之二的面積,另外門口的小廣場和辦公室等等占了大約三畝多地,剩下在糧站南邊建了兩排二十幾間平房,是糧站員工的住宅區。
2002年的時候,雖然說大城市里面商品房銷售已經開始火熱起來了,但是在鋼城縣這種偏僻的縣城,在寨子村這種更偏僻的地方,買一套商品房的想法,在普通企事業單位老百姓腦子里面,還是不強烈的。
反正,單位里面都會給分房子的,兩間房子五十來平米,帶一個小院子,一家三口住起來,也算可以了。
俗話說得好,“要啥自行車”啊!
張有礦上了臺階,便看到寨子糧站3號儲糧庫西邊靠墻的地方,幾個穿著工作服的人聚在一塊,好像在談論著什么,他于是便不請自來的,向那邊走了過去。
“老李頭,你剛才說的,這個咱們加入了世貿組織,對咱們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啊?”一個帶著眼鏡的年輕人,盤腿坐在地上,抬頭看著靠墻坐著的一個頭發斑白的男子。
“小胡,上頭再怎么變啊,咱們該吃多少飯還是吃多少飯,對咱們啊,影響不大。”
“我咋覺得,這事對咱們不好呢?”小胡皺著眉頭。
“有啥不好的?他就是再做買賣,來再多的外國人,他們不也得吃飯嗎?”老李頭說道。
除了他們兩個以外,周圍還坐著三個人,有個抽煙的中年男子,臉上帶著不屑的表情,還有個拿著一本書在看的,梳著偏分頭的年輕人,另外還有個年齡二十七八歲的女人,笑嘻嘻得看著門口那邊前來排隊交公糧的老百姓。
這些人都穿著帆布工裝,很明顯都是糧站的工作人員。
寨子糧站位于寨子村的最西邊,它的東邊是寨子初級中學,他們兩個單位之間只隔了一道很窄的小胡同。那胡同,連一個成年人通過都有些困難,胡同里面長滿了雜草,同時也倒滿著垃圾。寨子初級中學的東邊,就是張有礦家所在的胡同,張有礦家的后墻,和寨子初級中學的南墻,隔著一條四米來寬的土路。
張有礦笑著走了過去,別人熟視無睹,而那抽煙的中年男子警惕得上下打量了一番張有礦,很不友好得問了句:“干啥的?”
張有礦知道,這些糧站里面的工作人員,那都是吃公家飯的,是很看不起他們這些平頭老百姓的。
殊不知,再過兩三年的工夫,這些人的日子就慘了。
他知道那抽煙的中年男子不喜歡自己過來聽他們聊天,便忙從口袋里面摸出一盒泰山煙來,抽出來幾顆,先遞給抽煙的中年男子:“過來涼快涼快的,叔。”
一看是泰山,中年男子臉上有些不好意思起來,估計是為自己剛才的粗魯感到了內疚,他撓了下頭,還是接過了煙。
然后張有礦讓了一圈煙,大家都不抽煙,唯獨老李頭看著煙,笑了笑接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