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的時候,農村里面傳統的油坊,已經開始越來越不賺錢了,然后張有礦這個時候收購老油坊,還是比較容易的。
跟顏莊油坊的老板何加義談好價格,然后第三天,張有礦、張同坤、何加恒和何加義他們四個,便找來顏莊村的村主任,彼此簽了油坊轉讓合同,也到工商局變更了公司法人。
收購了顏莊油坊之后的當天,張有礦便安排何加義從原先顏莊油坊里面的榨油師傅里面挑選了十個年輕的榨油師傅,然后又將一個名叫何加同的42歲榨油師傅提拔為顏莊油坊榨油隊隊長,同時兼任白班組組長。
因為顏莊油坊這邊有原料,而且榨油師傅們也都是老手,所以接著顏莊油坊這邊便也立馬開始生產。
顏莊油坊的榨油機,和寨子油坊的榨油機,是同一個型號的,一天最大的加工量,也是三千斤花生仁。而且,顏莊油坊的機器調試得要比寨子油坊好一些,這個油坊的出油率可以達到百分之四十二。
顏莊油坊完成了收購之后,張有礦的手里,基本上已經沒有多少錢了,但是好在顏莊油坊這邊花生油庫存還有兩千斤多一些,花生仁還有三萬斤多,下一步維持生產沒有問題。
產量一下子翻番了,接下來的問題,就是銷量了。
銷量的問題張有礦現在是越來越有信心了,因為馬上就要過七月十五了。
問題,是七月十五過完了之后呢,銷量會有一個比較明顯的下降,這才是問題。
同時呢,張有礦面前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花生仁儲存的問題。
顏莊油坊這邊的倉庫,勉強可以儲存十萬斤花生仁,寨子油坊那邊的倉庫,現在已經儲存滿十萬斤花生仁了。
倉庫儲存滿了之后,雖然說暫時可以停止收購,然而原料庫存上不去,下一步肯定會成為制約產量提升的重要因素。現在榨油行業的利潤率這么低,只能向規模要效益了。
好在,現在對于食用油行業來說,還不太愁賣。
要說十年以后,等到行業洗牌結束,各個大品牌市場占有率飽和,而且產量也超過銷量,開始進入買方市場之后,想要再通過規模要效益,那也是一條死路了。
榨油行業,門檻很低,下一步要指望著在這個行業里面立住腳,必須要形成自己的品牌,把握住客戶的心理需求,打動客戶,讓客戶養成品牌信任,這樣才是花生油行業正確的發展之路。
路要一步一步走,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要認真得走下去。
張有礦接連收購了兩個老油坊,這下他的親戚要是再不來慶賀一下可就說不過去了。
于是呢,在2002年8月20日,農歷的七月十二日這天,張有礦的大舅宋道江、二舅宋道河、三舅宋道水和姨父何加恒四個人,每個人拿過來一百塊錢,同時宋道江還給張有礦的姥爺宋作明捎過來了一百塊錢,然后來張家做賀。
按照魯中地區的風俗,姥娘家來的客人,都是貴客,尤其是這個舅舅,那可是最尊貴的貴客,必須要找本家里的叔叔大爺陪酒,還得找八仙桌子,找莊戶廚子,出大件子席。
魯中農村里面招待客人最高的標準,就是大件子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