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份開始花生收購,而現在已經五月份了,種下去的花生,早就已經發了芽,拱出了地膜。
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期開始,魯中這邊山區種植花生,便普遍開始覆蓋地膜。因為要想讓花生生根發芽,必須要保證地表溫度15度以上,還要保證充足的水分。
魯中地區多春旱春寒,原先種植花生一般都要等到五月份才行。直到后來使用地膜覆蓋之后,花生種植的時間就提早到四月份了。
下一步張有礦要大量收購花生,總共需要收購一萬八千噸左右。而他現在的倉庫只能夠儲存兩千噸左右,這可不夠用的。
所以擺在張有礦面前的首要工作,又多了個修建倉庫了。
下一步北河大田那邊,是設計了花生仁儲存庫的,不過要等到那邊工程建設好的話,自己收購的花生仁,恐怕就要都發芽了。
于是,張有礦決定,便將原先寨子油坊這邊的大院子,設計成一個大型的花生仁臨時儲存庫。
花生仁的堆高能到兩米,再高了,底下的花生仁就要壓扁了。一立方花生仁大約有600到680公斤。如果說花生仁籽粒比較大的話,那么堆放的時候間隙也大,那么一立方米的花生仁重量就會少一些。
花生根據花生仁大小,可以分為大花生和小花生,其中北方主要種植大花生,南方主要種植小花生。
大花生的出油率不如小花生高,不過大花生的畝產高于小花生。
寨子油坊這邊總共也只有1584平米的面積,其中還有個花生油銷售點,占據了大約七八十平米的樣子。
也就是說,就算是張有礦將剩下的全部1500平米的院子蓋成了倉庫,頂多也只能儲存大約1900噸左右的花生仁。
這樣還遠遠不夠,那樣大約還有一萬四千噸的花生仁沒有地方放。
于是張有礦便在五月份的時候,多方打聽,看看哪里有倉庫要賣的,實在不行,租也行。
然后在2003年5月18日這天的時候,張有礦打聽到泰南市有三家糧站扯點合并,然后原先的糧站便空閑了下來。
張有礦是聽別人從寨子糧站里面傳出來的消息,一般不是這個行業里面的人,也沒有這些消息源。
打聽到這個消息之后,張有礦立馬帶著孫秀、孫振新,先到寨子糧站里面。
到了糧站里面一問,找到了糧站站長一看,張有礦樂了,現在的站長,竟然成了宋胡子。
而坐在宋胡子對面的人張有礦更熟,是小胡,糧站里面唯一的一個大學生。
“宋站長,跟你打聽個事來著。”
“張總啊,來來來,坐下來說。”
張有礦將一條用報紙包著的泰山煙放到了宋胡子的腿上,然后宋胡子笑著說道:“客氣了啊。”
“那啥,宋站長,我聽著說泰南市那邊有三個糧站扯點合并了?有這么個事沒有?”
“有啊,是原先在城郊那邊的三個糧站,然后合并成一個大量站了,重新規劃建設,要搞成個五萬噸儲量規模的糧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