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靳!老靳這邊!”
聽到喊聲,靳昭看向聲音傳來的方向,接著笑著走了過來。
大家都還站著,然后桌子上只有一盤大份的水果拼盤。
“張總,這就是我大學同學靳昭。”
“你好你好,咱們坐下談吧。”
孫振新懂事的讓出了自己的座位,然后鄒斌拉著靳昭到了張有礦的對面坐了下來,接著服務員又過來問靳昭點單。
靳昭點了一杯意濃,回頭問大家,然后說都點了。
“張總很年輕啊,應該沒我們大吧。”
靳昭看著張有礦說著,然后又看向了鄒斌。
“小多了,比我小六歲,比你小五歲。”
靳昭一聽,立馬豎著大拇指,然后看向了張有礦。
“張總這個榨油廠,是家族的產業?”
張有礦微笑著,然后旁邊的孫秀忙解釋道:“萬家香榨油廠是我們張總自己一個人一手操辦起來的大型榨油廠,花生油年產量明年將會達到一萬噸的規模。”
“后年就是十萬噸以上!”張有礦笑著說道。
“我的天吶,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啊。張總,你們公司參加奧省博覽會的事情我跟我們領導匯報了一下,他說很高興你們愿意申請參加,然后這樣到奧省參展的花生油產品就有兩家了。”
“哦,是么,另外一家是哪一家呢?”
“魯花。”
張有礦心里有數,他是知道這個情況的。
“他們宣傳的是年花生油生產能力是一百萬噸了。”
當然了,年生產能力和年產量不是同一個概念,年生產能力一百萬噸,然后一年生產十萬噸也是有可能的。
2003的時候,全國食用油小包裝市場大約有500萬噸,然后其中花生油市場是30萬噸,其中百分之五十左右的市場份額被魯花占領了,那就是十五萬噸。
國內每年出口的花生油數量很少,只有幾萬噸,主要也是魯花。
2003年,世界小包裝花生油市場進出口量大約是20萬噸,主要出口國是中國、歐盟和美國,然后主要主要的進口國也是中國、歐盟和美國。
全世界每年花生油的消費量也不過是六百萬噸而已,按照平均每人每年食用油消費量20KG計算的話,也不過3億人而已。
而花生油消費里面,大約有一半是中國人吃掉的,也就是說國內吃花生油的人群也只有一億到兩億之間。
這個數字不大,在張有礦的眼里,花生油市場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魯花,很好,這可是一個很偉大的公司啊。”
“偉大?難道張總沒有把魯花當做自己的競爭對手?”靳昭很奇怪。
“競爭對手?根本不是,我們以后是合作伙伴的關系!”
當張有礦說出這句話的時候,連鄒斌都覺得尷尬了,他心說:老板,咱們可是同質競爭的關系啊,怎么還合作伙伴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