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飯點的時候,一個個都說有事,要回家了。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村里的青壯年男子,要么出去做生意,跑運輸,要么就打工去了。
這年頭光靠地里在刨食肯定是不行的,這些婦女就得擔起照顧一家老小的擔子。
要到飯點,就要張羅一家人的晚飯,老人要吃飯,小孩放學后做完作業也該吃飯了。
張一帆也沒辦法,這種性質的工人就有這種缺點,比臨時工還麻煩;
這人走掉一半,這條臨時產線基本上就開不了了,所以看著堆有近千成品的張一帆下就讓大家下班了。
老張頭在此之前跑地里挑了一擔瓜回來,都是熟透的大瓜,然后也不稱斤,直接算十塊錢一個,讓‘工人’們給買回家,這樣半賣半送也賣出了七八個。
等到大家都走完了,老張頭又簡單收拾了一下‘流水線’,其實也沒什么好收拾的,大家走前都把自己位置的衛生搞好了;
就剩一些烙鐵之類的工具,一時不知道該放哪里,所以撥了電擺桌上了。
把這些東西都找了個箱子收好之后,老張頭這才鉆進張一帆的房間里;
“小帆啊,你在瓜田里有沒有弄點什么東西?”老張頭壓低聲音問道。
本來還一心在構思著給王北北弄的自動撿破爛的機器,突然聽到老爸的聲音,張一帆嚇了一跳。
他以為自己摘了一堆瓜拿來收集數據,然后驗證驗瓜器,最后拿來喂豬的事情敗露了。
這事情其實也不大,地里的瓜又不值錢,拿個十幾二十個來做試驗,順代著喂豬也沒什么浪費——要沒有那些投入,哪來現在賣得風風火火的驗瓜神器?
可問題是,張一帆心虛,從小到大被父親打罵,早就有了心理陰影....
“沒啊,沒弄啥....”張一帆支支唔唔地答道。
老張頭見到兒子這慫樣,以他多年的經驗哪里還不知道有鬼:“說吧,爸這次不罵你.....”
“真沒干啥,你沒看我這段時間都在家里忙活呢嗎?”張一帆硬著頭皮說道。
“說實話吧,我說不罵你就不罵你,”老張頭說道:“你要是沒弄啥,咱家瓜田今年的瓜咋變得那么好吃?”
原來不是事情敗露了?張一帆提起的心終于放下。
“我除了把賣不掉又堆在那里的有機肥扔了一些到瓜田和菜地里之外,真沒干什么了,水都沒澆兩次。”張一帆這時才敢理直氣壯地說道。
“那是不是說,咱們家明年還用這糞餅來種瓜,也會這么好吃?”老張頭的話帶著幾分期望。
“我也不知道,如果猜沒錯的話,應該,可能,或許是有機肥的作用,”張一帆模棱兩可地說道。
“所以說,最近咱們家吃的菜,特別的鮮嫩爽口,也應該是這么一回事?”老張頭喜出望外....
“可能是吧?”張一帆不敢確定。
“趕明兒我弄點家里的菜和西瓜到縣城里賣去,要是能攢下口碑,以后咱的菜比別人的菜賣得貴,那么不養豬咱家也有別的活路了,”老張頭喜滋滋地說道。
上面要求關停小規模養豬場的事讓他心里可愁了,然后,為了支持兒子的事業,又把家里所有的積蓄都投了進去,可以說得上是內憂外患;
如今有了條可持續發展的路子,他也是開心得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