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養豬場不讓辦了,沒了豬糞,別的糞我也不知道行不行,”張一帆趕緊潑冷水。
“沒事,只要這事真能成,別說豬糞,就算是熊貓糞我也想辦法給你弄來。”老張頭豪氣地說道。
張一帆可沒膽揭破這個大話,嘴巴快的后果,不是挨揍就是挨訓。
他只不過提了個醒:“明天大伙都會來家里干活,這活還得干個三四天....”
“反正我在家里也幫不上什么忙,而且賣果賣菜這些事,不用到中午就能回來了,到時我蹭小北的車回來。”老張頭說道。
然后扔下一句:“我先去看看哪家的農用車明天要去縣城,剛好搭上我。”就匆忙出去了。
張一帆沒再說什么,自己老爸的性格倔得很,勸也沒用,但愿他賣不出去就打消這個念頭吧;
不過自己家菜地其實并沒有種多少菜了,就算是好賣也賣不了幾天的。
繼續研究如何自動撿垃圾....
行進方式,用履帶式還是輪式的呢?橡膠履帶太容易損壞,而且驅動損耗太大...
輪式的話,越野又有點問題,走人行道的時候到處都是障礙,走非機動車道,垃圾桶這些東西,離路面還是有點距離....
然后,動力用內燃機,還是用電動?
這些都是要考慮的技術難點....
解決王家的廢舊回收問題,還任重道遠,張一帆還不想讓王北北知道自己在弄這個事情。
主要是王北北這家伙老是想阻止自己搞研發,也許也有點幫自己規避風險的想法,但是這樣的話,很多東西就會胎死腹中。
還不如自己先把東西弄出來,即便真不實用,也可以改裝改裝,派上點別的用場。
和老張頭的倔一樣,張一帆也同樣有著自己的性格,而且,不喜歡被別人干涉。
電池的成本和使用壽命,內燃機的成本,使用壽命;
運行時電費,油費的對比,使用的性價比...
每一個能想到的因素都被張一帆記到筆記本上,然后用計算器在那里計算著。
從來就是講究實用性的張一帆,肯定想著要用最簡單的方式,最低的成本來實現自己想要的功能。
GPS都有一些位置偏差,而且,沒有誰會給垃圾桶設置定位點,所以還要加上圖片采集和路線修正系統....
塑料制品和紙制品要區分開,然后分開裝載,如何讓機器人分辨得清楚?
使用像掃地機一樣的辦法肯定是不可能的,這樣的話,什么垃圾都帶回來了。
通過機械臂的握力回饋來辨識,也不是個理想的辦法;
比如說紙箱,濕透的和干燥的硬度完全沒辦法比;
而且,不說這樣一片片撿起垃圾來拍照分析看起來有點傻,就是環衛工人見到把垃圾搞得亂糟糟,甚至一地都是,怕是會直接拿起掃把敲打那機器人....
一大堆的難題擺在張一帆面前,然而,他反而覺得很有意思——這是一個不錯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