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對應的,也沒有人對他們很好。
這就是人生現實百態,所以林文華記憶中沒有太多老家的位置,除了父母還在時的回憶外,對這里就是逢年過節來一趟,燒幾炷香,點些鞭炮的地。
思索間車子還錯過了路口,得倒回來才找到那二層小樓,門口過道剛好可以側停一輛車。記得到后面一幾年,哪怕位置再窄,這邊每家每戶都硬是要在門口放車,要是你沒個四輪放,出門說話都沒面子。
現在這零八年,有車開的人是少數,最主要的交通工具還是摩托,倆輪的、三輪的,家家戶戶都是標配的。至于有小轎車的,那是有點能耐的人物。
林文茵不免想到了:“去年大舅開回來的好像也是這個牌子的車,還專門圍繞著車放了鞭炮,可神氣了。”
林文華倒不是關心別人多少錢,而是好奇:“不怕把車點著嗎?”
林文茵也為他的清奇思路,愣神片刻,然后笑了:“對呀!”
對呀!他們沒有在意這些的必要,管你是雅閣還是奧迪,心地不復雜的她,想著過好自己的生活就好了,豪車我們雖然沒有,好吧有法拉利,小小驕傲一下也行。
再回頭看林文華時,才感覺到他的成就真的太驚人了。她不知道他事業具體有多大,但感覺上肯定是非常了不得,十分了不起,讓人仰望的程度。
跟上搬東西進屋的弟弟:“我們打掃打掃房子!”
一年未有人住的房子,需要除灰、需要通風透氣,鬧出的動靜也吸引了左鄰右里,對于樓下門口就停著這么一輛車,村里的八卦傳得超快。
不一會兒,就有個胖婦女來了,先是瞧瞧門口的車,去年她可是聽大嫂說,大哥在城里開了工廠,手底下幾十號人,私家車兩輛換著開。
其中就有跟現在這輛一樣牌子的,便不免好奇起來:林家姐弟這是做了什么,怎么也有這份本事了?于是她就串門了。
正在擼袖子打掃的林文茵,見到了她,打招呼了聲“二舅媽”。
“文茵啊,過年回來住幾天啊?”
“初三可能就要走了。”林文茵說。
“這么急啊!一年不見一次,不多住會兒?”
“主要是文華太忙了,他有點事情做。”
“忙什么呢那么多事情?”
“做點生意呢。”林文茵笑著,林文華忙著弄拖把,也懶得跟三姑六婆啰嗦。
“這么說門口這車是你們買的了?”
“是文華買的。”
“文華買的?這有本事了呀!小小年紀的到底做的什么,就過得這么好了?”
林文茵有點不喜這種懷疑,憑什么我們就不能過得好了?但還是耐著性子解釋幾句,做實體和網絡生意,反正年紀大了也聽不懂。
聽不懂,但并不妨礙她把事情傳播出去,很快的,家族這邊的都有所聽聞了,傳到大舅媽耳朵里,還皺了皺眉頭,
“這不好啊!”
大舅媽卻冒出這種想法,她上個月才答應了幫李家那沒娶媳婦的小伙,去撮合林文茵——每個適齡男女過年回家必須面對的磨難。
雖然男方長相上不突出,但人家有點錢,加上對方有機關關系,她想著撮合了好便宜自己老公這邊辦事,可看如今,金錢計劃不穩了?
ps:有推薦票的動動小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