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話題想要受關注,是需要具備一些搶眼特質的,比如“一家成功融資六千萬的互聯網電商企業老總采訪”,
和“在校大學生創業半年獲得五億估值”相比,后者吸引眼球的程度高出了幾個級別,而且其內容也完全撐得起這個標題。
在他才十八歲還沒上大學時,就賺到了許多人一輩子都存不到的150萬第一桶金;上大學后一個項目輕輕松松營收六七百萬。
大學一年才剛結束,就已經是五億價值企業的老總,再加上林文華通過了記者一個巧妙的一致性測試:是否膨脹?是否低估自我?
這就是方才那個比得過X寶X東,還是比不過的問題之緣由。
林文華的回答不膨脹但也不折損自己的光環,保持了前后形象的一致性。
這就使得記者們對他的形象構建,傾向于全部正面塑造:一個光環閃爍、從起步點就與眾不同的天才企業家。
在聯華資本的關系推動下,這些新聞登陸了相關媒體,甚至紙質媒體。
因為林文華所表現出來的價值、話題性,讓媒體覺得很有吸引力。
一篇普通的融資報道,一個普通的或者老練的企業掌舵人——他的成功只能吸引到圈內讀者。
而一個年輕的大學生企業人,卻屢屢成功,規模一次比一次猛,做到了99.99%人所仰望的壯舉——他能吸引到所有年齡層的讀者。
于是林文華的名字跟特賣網一起火了!
此時正逢特賣體、表情包客服熱度在走下坡路,人們新鮮感逐漸消退,卻又有一把柴添進去,火勢重新燒旺起來!
特賣網的創始人是個大學生的秘密揭開,話題一下子就占領了互聯網論壇。
在年輕人了解到那些千奇百怪表情包的、那魔性又搞笑的宣傳文案,竟然是同齡人帶起時,將他視為楷模!
在年輕稍大的群體里,他制造的是不可思議,是長江后來推前浪;以至于對他過往投資的研究,對特賣網的未來更重視了。
在投資者的眼里就更有吸引力了,年輕至此卻卓越不凡,不管有意無意,他們都記住了“特賣網”這個關鍵詞,關注度變高了。
關注等于流量,流量只要掌握對方法就會等于金錢。
在新聞發酵后的第二天,吳卓越親自打電話來恭喜:“你看到了嗎?現在網上報紙上和新聞上,都能找到相關你的信息。”
林文華此刻正在修理廠,歪頭夾著電話,雙手拆輪胎學修車,對自己出名的事情很淡定:“我已經讓營銷部門的人多多把這些新鮮流量,引到網站身上。”
吳卓越更驚奇于:“你一點都不意外?”
林文華放下手里的扳手,“網紅這種東西,兩三星期內覺得我是焦點,是世界之王,兩三個月后再問起時覺得他是誰?他做了什么?”
“重點不是在于我的感受,而是在于它能在熱度持續的時間內,帶給企業多少效益,吳先生也不是來單純祝賀我出名的,我出名對你沒什么實際效益,公司出名才是你們的重點。”
吳卓越聽到這里真想說:此子恐怖如斯!
年紀輕輕卻一點都不膨脹,把出名看得云淡風輕,對重點把握從未有過偏差,他把事先醞釀的話題憋住了,因為已經沒必要說。
他比自己更明白該怎么做!
掛了電話后,林文華繼續蹲下來拆輪胎,準備要自駕出行了,一些基本的修車技術還是要掌握的,趁著有時間他就在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