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寶輝一直逗留到下午四點,才從秘境手鐲空間出來。
這個時間,也到了村小放學的時候。
李寶輝想到鄭蘭不在家,馮劍秋馬上就要放學了,就打算去接一下,多給點人生關懷對她以后的人生道路有更好的幫助,可不能讓人家小姑娘寒了心。
其實村小就在村口,離家沒幾步路,也就幾百米就到了,馮劍秋完全可以自己走回來。
但李寶輝不放心啊,做為一個2018年重生回去的人,對于接孩子上下學的觀念很強,雖然這是在農村沒有穿流不息的車子,但還是不放心馮劍秋自己走回家。
再一個也是受人之拖,就更加不能不多多關照了,可以說馮劍秋就是鄭蘭的命根子,如果有什么閃失李寶輝也不好向她交待,所以在鄭蘭還沒有回家之前,一定要萬無一失的照顧著她的。
如今柴村小學在李寶輝的支助下已經另外建了一座新學校,建地有2000平米,教學樓也有六層高,四周修起了高高圍墻和新操場,學生們用的桌子椅子也換了新的了,而且還有圖書室,課外孩子們可以去圖書室看看別的書和教材增知識。
操場上還設有籃球場,乒乓球和羽毛球場地,男孩可以打籃球乒乓球,女孩也可以打乒乓球和羽毛球。
這些設置都是李寶輝策劃的,老師們自然也答應,畢竟這些運動是被國家推崇的,也是學校教育特別定制的,而且還可以強生健體,陪養還子興趣和運動。
以前世李寶輝讀書時村小是沒有這些運動設施的,那是條件不允許,現在有了條件了,自然不能不辦。
為了讓孩子們都有機會做這些運動,李寶輝特別設置了一下,除了一到五年級五間教室用于老師教學用,其它空著的教室設置成羽毛球室和乒乓球室,操場用來打籃球正好。
而老小學校園如今空在那里,本來學校老師是打算把它拆除了的,可是被李寶輝給攔了下來,畢竟老校園是他啟蒙的地方,也是他們父輩上學的地方,更是爺爺奶奶輩合力修建起來的。
要知道這老校園當初可是爺爺奶奶那一代十里八村村民一起出財出力建起來的。
老校園的每一口磚是從山上挖荒古墳墓采集而來,每一塊石頭是從河里水中撈起來的,每一根木頭房梁都是從山上伐的一根根用人力扛下來的,除了石灰和瓦是買的。
而且從老學校出去的小學生也有好幾代了,雖然沒有出什么大官,大人物,但是也陪養了一代又一代人,學到了基本的知識,也為下一代埋下了知識的種子。
所以李寶輝覺得這老校園拆了可惜,要是他不知道還好,知道了就一定不允許別人拆了,同學他現在也有這個能力不讓別人拆了,所以就保存了下來。
也算是為柴村為國家留下了一座文物建筑
李寶輝想著,有時間花點錢請幾個人把老校園給修理一下,等鄉間旅游度假村建成后,這里也可以做為一處文物館開放給游客參觀。
當當當~
隨著一陣下課鈴響起,李寶輝才從思想中緩過神來,馬上孩子們也從教室內一哄而出到了操場上,背著書包爭先恐后的走出校園門口。
李寶輝在人群中看到了馮劍秋身影,馬上向她招手:“劍秋……”
“寶輝哥哥,”馮劍秋高興的跑過去:“寶輝哥哥,我可以自己回去的……不用你天天來接。”
李寶輝笑說:“沒關系的,再說你媽交待要我照顧好你,怎能說話不算數了。”
“嗯嗯,”馮劍秋連連點頭,走出幾步又說:“寶輝哥哥,你說春春叔帶我媽去海都府看眼睛,能看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