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光’將總部的管理層搬去了帝都,但研發還是盡可能留在了天陽。原本的十二層總部大樓騰出來,塞滿了各路科研人員。
午飯時間,鄭平老爺子從辦公室出來去食堂,一路上不住的和人打招呼。他資格老,是第一個投奔‘圣光’的教授,任誰都要敬他三分。
食堂是新蓋的,可以同時容納幾百人用餐。日餐,西餐,中餐,價格適中,大家都喜歡。
鄭教授要了份日餐嘗嘗鮮,回頭卻發現找不到空閑的餐桌。他在人群中張望了一會,立馬有人朝他招手,“鄭老爺子,這有座。”
一張長條餐桌前坐了十幾個人,眾人很熱情的招呼,愣是擠了擠給老教授騰了個位置。
“老爺子,您這是開洋葷啊。”有個瘦長臉的年輕人指著老爺子的餐盤,“這日本人的壽司好吃嗎?”
“哎......,就是紫菜包飯團,里頭加了些醬料和菜什么的。現在天熱,酸酸的挺爽口。這個是炸蝦,味道還不錯。還有什么味增湯,我也是嘗個新鮮。”
老教授把餐盤里的壽司炸蝦跟眾人分了分,大家一起樂呵。
‘瘦長臉’自己餐盤里買了四個大雞腿,也拿出來跟大家分。他還樂道:
“‘圣光’的伙食真是太好了,給錢也痛快。我來這沒別的嗜好,就想著天天把雞鴨魚肉吃個遍。”
眾人大笑,老教授聽‘瘦長臉’口音重,笑問道:“陜西的?”
“我寶雞的,來天陽接受‘圣光’培訓。唉......,來了我就不想回去。可不回去又不行。”
‘瘦長臉’又感慨又惋惜,“我們是搞擴散硅壓力傳感器的,七十年代建所,對外都叫晶體管廠,是個信箱單位,跟搞火箭發動機的是鄰居。
當年東方紅衛星發射,我們所也是配套單位,事后還受國防科工委嘉獎的。”
信箱單位就是保密單位,對外通訊聯絡往往只有一個數字。餐桌前十幾人也都來自全國各地,大家抬抬頭,都知道彼此來歷不尋常。
‘瘦長臉’繼續道:“‘圣光’要搞三百億美元投資半導體,部委就開始組織全行業大會戰。我們所和兄弟單位都快炸了,大家一起來打周總的秋風。”
‘打秋風’這個說法太貼切了,餐桌前眾人哈哈大笑。
“我們的產品用于航空航天,一直過的不錯。可這些年不行了,技術跟不上國外產品,日子越來越難。
我們所用的光刻機還是魔都72年的產品。跟國外貨相比,真是該扔進垃圾堆。
別人一塊晶圓上光刻機可以自動化生產,隨隨便便幾百塊芯片。可我們呢,人工光刻,芯片論個賣。工藝落后,產品指標跟國外完全沒競爭力。”
‘瘦長臉’的話引發餐桌前低沉的嘆氣聲。只要一談技術,大家心里就不好受。
同桌有個中年人開口道:“我是甘肅平涼的,也是軍工單位,要說這光刻機,我們才是一肚子苦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