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陸鳳秋的機緣在什么地方,陸鳳秋一清二楚。
于是,這些日子陸鳳秋沐浴焚香,在至道殿的“道”字前靜坐七日,向道闡述心跡,方才著手書寫《南華經》和《道德經》。
《南華經》即為《莊子》。
《莊子》共計內篇七篇、外篇二十八、雜篇十四、解說三,五十二篇,共計十余萬言。
陸鳳秋將《莊子》整理一番,結合此方天地的情況,將《莊子》刪減為內篇七篇,外篇十五,雜篇十一。
待陸鳳秋寫到《莊子·天下篇》之時。
錦繡文章中的精氣,陸鳳秋便再也壓制不住。
“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源于道。”
“不離于宗,謂之天人,不離于精,謂之神人;不離于真,謂之至人。”
“是故內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發,天下之人,各為其所欲焉,以自為方。”
“……”
陸鳳秋每寫一句,便能看到那紙上大放光明,字字浮空,天地明亮。
陸鳳秋于這些經義之間自有見解,《天下篇》的“內圣外王”之道是儒道法三家思想結合的產物。
陸鳳秋經歷過諸子百家的時代,自然能明白其中道理。
此刻,一股股龐大至極,浩渺至極的精氣從那紙卷上的文字上透出,陡然間沖上天空!
霎時間,整座青云峰都出在金光彌漫當中。
天際之中,金光云氣繚繞。
金光凝結成字,光華流轉,仿佛大道真經顯化,大道真言成像,形成了一幅震驚世人的畫像。
此刻,整個青云峰都沸騰了。
青云峰上上下下連雜役帶外門弟子,還有其余四峰的上千工匠都在仰望著從至道殿中散發出來的鼎盛金芒。
“我的天吶,到底發生了什么!”
“是道祖顯化了嗎?”
所有人都在震驚、疑惑。
就在此時,玉京城中的貢院之內。
供奉在廟宇之中的那些“諸子”牌位,塑像,都猛烈的發出了顫抖!
顫抖的聲音,響徹了貢院,響徹了整個玉京城!
……
皇宮之中,內閣大殿。
乾帝楊盤聽到這等浩渺至極的聲音,急忙朝著大殿外行去。
聽到從貢院傳來的那百圣齊鳴之聲。
“百圣齊鳴!怎么可能!“
“是誰寫出了這等驚世文章,符合了圣道!”
“只有符合了圣道,才會引而百圣齊鳴!”
“不對,不對,這已經不是百圣齊鳴!”
“這是百圣朝拜!”
從內閣大殿之中蜂涌而出一大片內閣重臣。
他們一個個臉上都露出驚訝錯愕之色。
“這些諸子神像,歷代供奉,有了一絲神靈之力,雖然沒有意識,但卻自有道理,只有文章的道理精神,接近了圣道,才會引起他們的共鳴!”
“而現在,這些諸子神像居然是在朝拜!”
一眾內閣重臣看著盤旋在玉京城上空的云氣,個個臉上都露出了十分凝重的神色。
“諸子俯首,莫非是有人寫出了大道真言,寫出了大道之書?成為了諸子之首?”
“莫非真有人成了當今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