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無法比《七種武器》更好,那至少也要有多部作品,都能夠達到或者接近《七種武器》的程度嘛。
不然,復仇就只會是一個笑話。
那么,武俠名家們能否復仇成功?武俠迷們非常愿意扮演這么一個判官的角色。
首先是王蕭生的《少年狂劍》。
從開篇的幾萬字判斷,大多數人認為雖然比之《七種武器》還有一定差距,但如果后續能夠更加精彩的話,應該能夠勉強達到《七種武器》的水準。
當然,這里比較的僅僅只是劇情的精彩程度,而不比行文風格。
《七種武器》里那種天馬行空,又肆意瀟灑的文字,其余的作者是很難學習的。
其實也沒必要去學,保留自己的文字風格就可以了。只要故事情節好,人物塑造的好,那就是好作品。
非要去學習《七種武器》的行文風格的話,搞不好就會學得是是而非。新文字風格學不好,自己的文字風格也丟了,那就得不償失了。
當然,看《七種武器》的文字風格會很享受就是了。但這畢竟不是主要的,主要的還是情節內容。
這種文字風格的作者有李寒就夠了,倒是沒必要所有的作者都是這種文字風格。
在王蕭生的《少年狂劍》之后,武俠迷們又分別將其余一眾武俠名家們的作品,與《七種武器》進行了比較。
總的來說,武俠們還是非常驚喜的。
幾乎每一部作品都能夠接近,甚至是比較接近《七種武器》的程度。
這就已經足夠了。
原本,武俠迷們認為,即便是這些武俠名家,也很難在短時間內,創作出接近《七種武器》的作品。
沒辦法,看他們之前的作品,跟《七種武器》相比,真的差得很遠。
現在看來,他們還是低估了這些武俠名家的能力。
看來,人家能夠成為武俠名家,還是有道理的。
那么,這些武俠名家們這一次的作品,為什么都能夠在突然之間,上升了一個檔次不止?
他們之前的作品可不少,為什么之前的作品,都沒有明顯的質量提升?
答案非常明顯,那就是他們都受到了《七種武器》的影響。
是《七種武器》讓他們這一次的作品,迅速提升了一個檔次不止。
想必,就是武俠名家們自己,也無法否認這一點。
如此看來的話,《七種武器》的地位和意義,還要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如果說從此之后,武俠整體跨上了一個新的高度。
那么,《七種武器》就是這種新高度的引領者和締造者。
而《七種武器》又是李寒跨界到武俠領域的第一部作品。
那么,又可以說是李寒一跨界到武俠領域,就將武俠帶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
這又算是李寒創造的一個奇跡吧。
簡直牛批到爆!
想到這里,一眾武俠迷們又不禁再一次變得興奮和激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