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堅笑道:“我看現場的大伙兒都十分希望能夠看到李寒小友作畫的過程。不知李寒小友可否將作畫的過程向大伙兒展示?”
李寒點頭道:“這當然沒有問題。”
于是,李寒將畫紙置于一個畫架上,固定好,這樣大家就都能夠看到了。
然后,正式落筆。
很快,背景場景呈現,大海岸邊,天空烏云密布,狂風暴雨,海浪沖擊在岸邊的巖石上,掀起驚濤巨浪……
看到畫面,就似乎能夠聽到狂風呼嘯的聲音,也能夠聽到巨浪沖擊海岸時發出的陣陣轟響。
視覺沖擊感的確極強。
可是,現場眾人卻始終有些沒有看明白。
整幅畫的視覺沖擊感固然極強了,但無論怎么看,給人的感覺也只有“動”啊!
“靜”呢?
當然,大家都明白,李寒是要通過“動”,來表現出“靜”。
可是現在整幅畫作似乎都要完成了,也實在是看不出“靜”在哪里啊?
難道和那幅農人小院外蟋蟀摩擦雙翅圖的理解一樣?越是能夠聽到狂風呼嘯,巨浪沖擊海岸的聲音,就越是證明這座海岸的安靜?
這不可能吧?
連“靜”都看不出,就更別說更深層次的意義了。
老實說,大家實在是不明白,一幅驚濤駭浪圖,能夠有什么深層次的意義?
圍觀的嘉賓們沒看明白,參賽選手們同樣沒看明白。
所有人都在想,李寒到底是個什么意思?
就連所有的評委,以及黃堅、王昌、杜如淳等人,都有些不明所以。
他們一時之間也沒有想明白,李寒要表現出的“靜”在哪里?又能夠有什么樣的深層次的意義?
好在李寒的畫筆還沒有停,依然還在繼續畫。
也許李寒會在最后,來一個什么點睛之筆之類的,讓整幅畫立刻變得安靜,并且也有了更深層次的意義。
所有人都這么想。
畢竟,大家都不認為李寒的畫,會呈現不出他所說的效果。
那么,現在既然還沒有那樣的效果,那應該就是還有什么關鍵地方沒有畫出來吧?
雖然大家都想不明白,在這樣的背景基礎上,還能夠再畫出什么關鍵的地方,去能夠達到李寒所說的效果。
但大家還是相信李寒,并且十分期待。
他們知道李寒的思維天馬行空,根本不是他們的思維能夠相比的。
他們想不出,不代表李寒做不到。
李寒,總是會創造奇跡的。
然后,所有人就驚愕的看到,李寒畫筆一轉,在近視角海岸壁上,畫了一個鳥巢。
鳥巢里有一只幼雛正在睡覺,而在鳥巢旁邊,一直大鳥張開雙翅膀,正在保護著小鳥。
面對著狂風暴雨,驚濤巨浪,大鳥卻張開雙翅一動不動。任憑狂風呼嘯,任憑雨水和浪花拍打在它的身上。
整個世界,都似乎在這一刻,突然變得安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