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李寒也在這個時候停筆,整幅作品正式完成。
原本驚濤駭浪,怎么看也看不出“靜”的畫面,在最后鳥巢里的幼雛和大鳥出現之后,整幅畫面立刻變得安靜了。
這種“靜”和大家之前所想的常規“靜”完全不一樣。
但是,這卻是一種最好的“靜”。
因為,它擁有著更深層次的意義。
這種更深層次的意義,任誰也能夠輕易的理解。
李寒真的做到了!
所有人全都隱隱十分興奮,果然是他們想不到的事情,不代表李寒就做不到。
這是關于“靜”最好的一幅畫。
還會不會有這更好的構思?現場所有人不知道,也許有,也許沒有。
而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在現場,親眼見證了這樣一幅畫的誕生。
這種經歷讓人興奮。
無論是對于參賽選手來說,還是對于圍觀的游客們來說,都是一樣的。
即便是所有的評委們也驚喜萬分,這種構思即便是打個滿分,它也不為過啊!
在構思方面,李寒果然應稱第一。
黃堅、王昌、杜如淳等人同樣驚喜,李寒這小子的思維果然絕非常人能比。
黃堅哈哈大笑道:“好啊!好一幅《靜》!論構思,李寒小友果然第一。老實說,李寒小友這幅畫,比我自己所想都還要好上不少。”
李寒趕緊謙虛幾句,說他畫這幅畫,只是希望大家能夠一起探討探討。
黃堅聽后表示李寒太謙虛了。而后又讓參賽選手們有什么問題的話,可以抓緊時間向李寒提問。
參賽選手們的確有很多問題想要問李寒,李寒的這幅畫讓他們受益匪淺,他們知道這是一次非常難得的機會。
于是,參賽選手們紛紛向李寒提問。
李寒則隨機選擇一些比較有代表性的問題回答。
趁著這個機會,興奮中的現場游客,又有不少人在網絡上刷起了存在感。
“哈哈哈!李寒先生的畫已經完成。現在,我只想說,能夠親眼在現場見證這樣一幅畫的誕生,實在太幸運了。在我看來,這是關于‘靜’最好的一幅畫。”
“李寒先生畫這幅畫的時候,直到畫快要結束之前,現場所有人都是懵逼的。大家根本看不出畫中的‘靜’在哪里?直到最后,李寒先生點睛之筆一出,整幅畫才瞬間安靜下來。現場所有人才終于恍然。這種感覺真的是相當奇妙。”
這些話瞬間勾起了,網絡上眾人強烈的好奇心。
到底是怎么回事?
為什么之前完全看不出“靜”在哪里?最后卻能夠突然“安靜”下來?
前面到底畫了些什么?最后的點睛之筆又是什么?為什么能夠讓畫面瞬間“安靜”下來?
所有的這些疑問,都讓網絡上的人強烈好奇!
現場那些家伙們,又開始吊人胃口了。
真是可惡啊!這不是欺負他們這些人不在現場嗎?
雖然心里十分腹誹現場那些家伙可惡,但網絡上的人還得好言好語的,拜托現場的游客們,給他們說說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兒?
如果能夠將李寒的畫拍一張照片發到網絡上,那就最好了。
網絡上的人可謂十分郁悶。但是沒有辦法,誰讓他們不在現場,又十分好奇現場的情況呢。
只能任由現場的那些家伙們秀優越感了。
現場的游客們哈哈大笑,他們的確優越感十足。
在網絡上吊了好一會兒胃口之后,才將李寒作畫的詳細過程在網絡上分享,最后還將李寒的畫發到了網絡上。
現場幾乎所有的游客,都用手機對李寒的畫拍了照。
網絡上的人見到畫之后,終于恍然,之前的一切疑問終于都有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