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感到一陣前所未有的滿足的同時,又十分感慨。
李寒終究還是李寒,他的構思果然不是其余人能夠相比。
同時,李寒的畫也已經在網絡上傳開。
除了外界的人在感慨之外,繪畫領域的專業畫家、業余畫家們同樣在感慨。
甚至是更加感慨。
緣溪村正在舉辦一場繪畫比賽的事情,他們自然早就在關注了。
第一輪比賽的題目“靜”,他們也同樣在思考。
并且想到了讓自己非常滿意的構思,認為其他人的構思,應該很難比自己的構思更好吧?
但是現在,他們知道自己的構思或許的確還行,但卻遠遠不能和李寒的構思相提并論。
感慨之余,相互之間又議論不止。
……
這個時候,比賽現場,已經開始了第二輪比賽。
這一輪的比賽題目,讓參賽選手和現場的游客們,面色都有些古怪。
題目是畫駱駝。
但不是比誰畫的駱駝更好,而是比誰畫的駱駝數量最多。
畫一種動物的題目非常常見,但人家都是比誰畫得更好,哪有比誰畫得數量更多的?
不比質量而比數量,這完全沒有意義啊!
難道等比賽結束之后,讓評委們挨個去數選手們所畫駱駝的數量?
這有啥意義啊?
這都是些什么題目啊?
游客們面色古怪的低聲議論,而參賽選手們則在絞盡腦汁的思考。
難道真的不停的畫駱駝,爭取畫得越多越好?
題目中并沒有規定必須是完整的駱駝,那是不是可以只畫駱駝腦袋?這樣畫速度更快。
還是說有什么技巧能夠表現出非常多的駱駝?
選手們在思考。
圍觀的游客們議論一陣之后,又有人在網上說,“現在第二輪已經開始了。這一輪的題目比上一輪還古怪。比畫駱駝,但不是比質量,而是比數量,比誰畫的更多?這都是些什么題啊?”
第二輪比賽的題目,就這樣在網絡上慢慢傳開。
網絡上的人同樣覺得古怪。他們還是第一看到這種比數量,而不比質量的題。
出題者到底是怎么想的啊?
選手們不停的畫駱駝,以求數量更多,這樣的比賽看著就滑稽啊!
搞不得出題者的想法。
網絡上的人同樣議論紛紛。
比賽現場。
選手們先后提筆開始作畫,他們并沒有太長的思考時間。
而且,似乎也沒必要過多思考。
大家仔細想了一下,發現這道題應該并不存在什么技巧問題。
畢竟,再怎么用技巧,也不可能讓畫面上的兩只駱駝,變成三只駱駝、四只駱駝不是。
既然如此,那就畫吧,畫得越多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