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樣子,李寒那廝又要搞事情了。
一檔唱歌選秀類節目的冠名位和廣告位,喊價八千萬和一千萬,竟然還有多家企業有意。
然后似乎還要競價,價高者得的樣子。
估計也只有李寒那廝才能搞出這樣的動靜來。
很多人哈哈大笑,顯得很是興奮,他們就喜歡看李寒搞事情。
他們之中有很多人都不看唱歌選秀類節目。
之前不看,現在不看,將來應該也不會看。但這并不影響他們對于整件事情的關注。
“來來來,讓我們來猜猜最后會是哪一家企業冠名?冠名費是多少?又是哪些企業購買了廣告位?價格又是多少?”
“哈哈哈!我對此也很好奇。雖然我不會看李寒那廝這一次的節目,但這并不影響我的好奇。”
“……”
很多人對此樂此不彼。
然后,大家又都在想一個問題。那就是李寒這一次的節目,《炎國好聲音》的節目效果到底會怎么樣?收視率會有多少?
不要現在給那些企業一種收視率要爆炸的感覺,然后節目播出之后,收視率卻一片慘淡。
如此一來的話,李寒那廝這一次可就會相當的沒有面子啊!
然后還會被有心人瘋狂攻擊。
很多人對此都一點擔心。
因為,他們雖然不看唱歌選秀類節目,但對這類節目現在的情況還是有些了解的。
當然,僅僅只是有一點擔心罷了。
李寒那廝可是每一次都能夠創造奇跡的人,之前的大風大浪都過來了,不可能栽倒在這一件事情上不是。
然后,對于那些喜歡看唱歌選秀類節目的人來說,又或者之前喜歡看,現在已經不看了的人來說。
他們非常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炎國好聲音》是不是有什么特別之處?
到底是什么原因,讓凌佑、古沾、王君盛、葉曉雯四人,并不在意出場費都接受邀請?
如果原因曝光,那一定會是讓無數人都感興趣的大新聞。
這樣的潛力大新聞,一眾娛樂媒體們怎么可能會錯過?
于是,各大娛樂媒體開始相當設法的挖掘原因。
要么去采訪凌佑、古沾、王君盛、葉曉雯四人,要么去采訪《好聲音》節目組,又或者干脆自己猜測、分析原因。
反正報道的時候加上“或”、“可能”、“也許”等字眼就行了,這是媒體們最擅長的套路之一。
一時之間,各種原因爆料鋪天蓋地。
這個時候不分析爆料原因的娛樂媒體,一定不是合格的娛樂媒體。
有些原因太扯淡,一看就是假的,但也有些原因看著好像也許還真是那么一回事兒。
在各種真真假假的原因爆料中,有一種說法的熱度,在不知不覺中慢慢升高。
什么說法?
就是《炎國好聲音》挑選參賽選手的標準非常特殊,與眾不同。
正是這種與眾不同的挑選標準,讓凌佑、古沾、王君盛、葉曉雯四人,不計出場費都接受了邀請。
……
求月票!求推薦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