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小故事說的是,乾隆皇帝的母親皇太后,六十五歲大壽。
太和殿上,群臣列班,依次敬獻壽禮恭賀皇太后福壽安康。
先是福康安送了一幅,用敵酋金冠打造而成“萬壽無疆”,讓乾隆皇帝和皇太后都非常高興。
然后和珅的壽禮是,綴有一百零八顆超大珍珠的壽屏。
一百零八顆超大珍珠,組成一個“壽”字,光彩奪目。
這樣的大珍珠,普通富貴人家擁有一顆已是難得,和珅一出手就是一百零八顆,那絕對是大手筆。
這份壽禮讓乾隆皇帝和皇太后更是高興不已,連夸和珅有心了。
殿上的大臣們也是各種馬屁拍得飛起。
和珅洋洋自得,十分得意。
接下來,是紀曉嵐敬獻壽禮。
紀曉嵐的壽禮讓所有人感到意外,他的壽禮是一張白紙。
拿著一張白紙當作是敬獻給太后的壽禮,這絕對是大膽至極。
皇太后自然怒氣沖沖,乾隆皇帝也很不高興,讓紀曉嵐給個說法,不然就要將紀曉嵐治罪。
殿里的很多大臣們則幸災樂禍,肆意嘲笑、諷刺,說紀曉嵐果然是清官,連太后的壽禮都只能拿出一張白紙。
一直和紀曉嵐不對付的和珅,當然更是高興,心里期待著紀曉嵐這一次被乾隆皇帝治罪。
張文涼看的時候,心里也是疑惑萬分,這紀曉嵐拿著一張白紙當壽禮去給皇太后祝壽,這確實是非常膽大啊!
當然,張文涼知道紀曉嵐既然敢這樣做,那自然有他的道理。
但關鍵是什么道理呢?這可就讓人萬分好奇了。
張文涼突然之間有了極大的興趣,迫不及待的繼續往下面看。
紀曉嵐不慌不忙,在殿里四處尋找,然后看到了和珅的壽禮,那個綴有一百零八顆超大珍珠的壽屏。
然后讓和珅幫個忙,兩個人將壽屏搬到了大殿中間。
所有人都很疑惑,這紀曉嵐不解釋自己送一張白紙的原因,反而把人家和珅送的壽禮搬到大殿中間去做什么?
正在看劇本的張文涼當然也萬分疑惑。
就見紀曉嵐將自己帶來的白紙展開,將其豎起,然后再將白紙慢慢移到壽屏前。
然后眾人便震驚的發現,原本空無一字的白紙上,慢慢出現了一個“壽”字。
“壽”字熠熠生輝,光彩奪目。
大殿上群臣震驚,一副難以置信的表情。
乾隆皇帝哈哈大笑,龍顏大悅。
皇太后也轉怒為喜,驚喜的大聲說道:“看到了,我看到了,是一個‘壽’字。”
群臣震驚,乾隆皇帝、皇太后大悅,和珅一看,頓時有些氣急敗壞。
這是他敬獻的壽禮,這個時候卻為紀曉嵐做了嫁衣。
真是豈有此理!
和珅自然不愿意讓紀曉嵐就這么得意,對乾隆皇帝、皇太后說,這壽屏是他送的壽禮,紀曉嵐這完全是投機取巧。
群臣點頭,紛紛附和。
不錯,紀曉嵐的確很聰明,用一張白紙就讓乾隆皇帝、皇太后大悅。
但的確可以說是投機取巧,借用人家和珅的壽禮取巧。
當然,這其實是紀曉嵐聰明機智的體現,但人家要說是投機取巧,那也沒辦法。
是聰明機智?還是投機取巧?這完全看怎么去說。
正在看劇本的張文涼也認為,和珅說紀曉嵐是投機取巧,的確讓人不好反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