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上林淼沒有去少年宮練琴,這是事先請了假的。
晚飯過后,江萍領著林淼去了位于家附近望江路的百貨超市,買回來兩大袋的零食,接著等回家之后就很愉快地發現,林淼那個小書包頂多只能裝下一半的東西。
林淼于是很慷慨地把這些零食分了一半給了老媽,直把江萍感動得淚眼朦朧的,大聲說還是兒子對我好,另外一個姓林的一點良心都沒有。
林國榮眉毛一挑,不聲不響地出了門。
林淼猜測,他應該是去舞廳瀟灑了……
老林一走,已經追完《神雕俠侶》的江萍也閑著沒事干,想了想,就叮囑林淼一個人乖乖在家看門,自己則跑去了不知哪個鄰居家,找人聊八卦去了。
林淼感覺今天一整天都吵吵鬧鬧的,這會兒終于清靜下來,感覺舒服了許多。
眼見著時間還早,才不過7點出頭。
反正閑著也是閑著,他干脆拿出紙筆,打算趁著夜色,今晚就把《小院雜談》完稿。
說起來,不知不覺間,《小院雜談》居然已經寫到了第22篇。
林淼在寫作之前,先把積攢下來的手稿拿出來數了一下。
填寫得滿滿當當的四百格,一共用去了136張,疊起來放在手上,顯得分量十足。
今晚的最后一章,林淼早就打好了腹稿。
《小院雜談》的最后一篇,是憧憬二十年后小院的樣子。
林淼將最后這章的核心思想,歸納為“改變”和“歷史”這兩個關鍵詞。
而在表現手法上,用的依然是已經熟門熟路的“以人說事,以事敘情”。唯一的區別在于,這回林淼沒有再拿鄰居開刀,而是完全虛構了一個在東甌市打工的農民工形象。
故事是大概是這樣的:一個名叫阿力的農民工,16歲就跟隨父輩一起來到東甌市,靠在工地搬磚維生。跟隨著甌城區城市建設的腳步,終于在某一年的某一天,阿力來到了天機巷。他們七八個人租住在天機巷一間窄小的屋里,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此過程中,阿力喜歡上了一個住在巷子里的姑娘,卻一直沒有勇氣表白。兩年后,一個全新的廣場在望江路與連江路之間建起,望江路改名江濱路,而天機巷也伴隨舊城改造項目被徹底推平。姑娘不知搬去了哪里,阿力也帶著無盡的遺憾,懷揣多年攢下的積蓄,和叔叔們回到了家鄉。
“多年之后,阿力重回東甌市投資時,已經是身家數億的房地產老板。天機巷早已在時光中湮滅,舉目望去,甌城區的這片土上,只剩下鱗次櫛比的現代化高樓。初春的江南煙雨落在江濱廣場上,阿力撐著傘,與一個身穿米黃色長裙的長發女人擦肩而過。她的容貌沒有太大的變化,但和她手牽手的小女孩,卻歡笑著叫她媽媽。他轉過頭,盯著母女倆的背影駐足良久。許久許久,云收雨停。阿力收起傘,嘴角微微上揚,心口帶著溫溫的熱。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大殺器啊……”
結尾一章,一氣呵成。
林淼自我感覺良好地放下筆,覺得自己可能要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