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佳潔盯著何勝明的眼睛,抬手把一縷頭發往耳后一撥,輕聲細語道:“我想對林國榮老師家的孩子很感興趣,想找點孩子的資料,寫篇人物報道。”
“就這事?”何勝明啞然片刻,失笑道,“這事簡單啊!”
魯建波也呵呵走了上來:“小袁,你問這事,還真是找對地方了……”
……
袁佳潔沒想到事情能進展得那么順利,何勝明和魯建波對她沒有半分警惕,從進門到出來,不到一個小時,她就拿到了厚厚一袋子關于林淼過去一年幾乎所有社會活動記錄。
回家卻不住家里的袁佳潔,抱著牛皮紙袋,婉拒了何勝明請客吃飯的邀請,借口任務重,便匆匆返回了臨時下榻的酒店。進了房間,把材料全都倒在床上,看著滿滿當當一整床的東西,袁佳潔心中,不由地隱隱升起幾分興奮。一個七歲的小孩,哪怕再怎么優秀,也不至于收獲《東甌日報》這種規模的地方媒體如此巨量的關注吧?
要說這背后沒有大人的操作,誰能信?
幾乎是一瞬間,袁佳潔腦海中,就已經擬好了這篇報道的標題——
《人造神童:我們的教育,還能公平多久?》
噱頭啊!天大的噱頭啊!
袁佳潔深吸了幾口氣,急忙開始翻看這些材料的內容。
然后很快的,她就陷入了進一步的狂喜之中。
先是找到一篇題目為《門》的學生習作,署名自然是林淼,指導老師苗曉秋,不知是何方人物。但只看內容的話,這篇文章幾乎鎖定了苗曉秋代筆的嫌疑,反正袁佳潔自認就算是自己,也未必能寫出這樣的東西,更不用提,只是一個七歲的孩子——不對,看時間,是去年的,那個時候,林國榮的兒子才不過六歲而已,能寫出這種東西,簡直就是笑話。
再然后就是連續幾篇關于林淼拿到區級和市級奧數比賽和作文比賽大獎,以及獲得全市中國象棋邀請賽冠軍的報道。至于跳過小學直接讀了初中的神童事跡,更是有一篇專門的長篇特稿,里面差不多把林國榮兒子一整年獲得的獎項榮譽全都羅列了一遍,其中有一條,簡直看得袁佳潔忍不住冷笑。
創作歌曲《蟲兒飛》……
《蟲兒飛》這首歌,可謂墻里開花墻外香,磁帶發行半年,在東甌市沒怎么火,杭城那邊倒是有了不少聽眾,在廣播節目里出現的頻率不低。
袁佳潔自然也聽過。
可現在,東甌市這邊的權威媒體卻告訴她,這首歌是個七歲小孩寫的。
侮辱群眾智商,也不帶這樣的啊。
這包裝得有點過分了……
袁佳潔拿出筆記本,迅速將幾個重點記下來,然后收拾好一手材料,中午12點多,連午飯都顧不上吃,就匆匆出了門。
在隨后一天半的時間里,袁佳潔扛著《曲江南都報》的名頭,分別走訪了百里坊小學、西城街道辦事處,以及少年宮幾處和林淼有關的地方,甚至連中遠的小破屋都沒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