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我半睡半醒的時候,恍惚間又回憶起了那天在演播室里和林隊長相遇的場景。那一日,演播室里鋪天蓋地全都是林隊長的人馬,不僅有林隊長帶去的保安、保姆和奶媽,還有大量的聽說是熱心觀眾卻只對我的成績很熱心的大叔和大媽,說實話,正常人在那樣的環境里,很難發揮出什么正常水平,所以直到今天早上,我才終于把那天的情況復盤出來。
那天面對鏡頭的時候,其實我有很多想說但迫于環境和氣氛壓力沒能說出口的話。
這些話憋在心里,實在不吐不快,所以我必須一五一十地,跟所有我的讀者們再用純文字的形式交代一次。因為是在林隊長的地盤上交代(感謝搜喵博客為我提供的平臺,雖然代碼不是林隊長親手敲的,但出錢投資的林隊長功不可沒),所以為了照顧林隊長的審美,我將采用林隊長熱愛的語文邏輯,有條理地把這些話跟大家說一遍。
首先,林隊長那天說了高考的重要性,說開展素質教育是在毀國家的根基,這句話明顯是偷換了概念。我從來沒有否認過高考的重要性,我知不過是提出了采取另一種教學方式的建議,國家尚可以一國兩制,教育制度就不行了?
林隊長一心為國,我可以理解,但做人不能太霸道,完全不給別人選擇的權力。以我自己為例,我就希望能接受素質教育,我無怨無悔,將來學不好,也絕不遷怒任何人——更何況現在事實證明,我其實學得還行,至少沒給國家添亂,也成功地養活了我自己,品行優良,按時納稅,從不作奸犯科,從智力到心理全面健全。
所以開展素質教育,和繼續實行現有教育制度并不矛盾。真正矛盾的是,有人非要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去阻止他人做自己的選擇。至于林隊長說的老少邊窮地區的孩子無法負擔素質教育的成本,那素質教育大可以先在部分城市,分階段地開展。先試試嘛!試試總行吧?哪怕是每個城市只嘗試1到2所學校呢?
其次,林隊長說高考線就是智商線,這同樣也太過絕對了。因為我敢保證愛因斯坦來中國參加高考,他語文考試最多能拿20分,就是前5道選擇題,碰運氣得滿分。但是你能說愛因斯坦智商不高?當然了,這是個極端的例子。
我真正想說的是,一個人的智商,絕對不是高考中1分或者2分的差距可以體現的,高考作為一個有標準答案的選拔人才的形式,它對學生創造力的扼殺能力,人盡皆知。而林隊長要明白的是,帶領人類走向今天這種高科技社會的,正是那些創造力非凡的人。
我們的教育,到底是在選拔林隊長希望看到的大量的普通的人才,還是在埋沒個別被他所鄙視,語文和英語不怎么樣,甚至數學能力也一般,但總有著奇思妙想卻注定要在高考中慘敗的人才?在應試教育的缺點如此明顯的情況下,素質教育作為一種補充,難道就那么難?還是林隊長覺得,考驗一個人能力的方式,就只有考試一條途徑。
那些不擅長考試,卻在其他方面是天才的人,他們又要怎么出頭?
最后一點,再說一下林隊長對美國教育制度的理解偏差。林隊長在節目上說,美國也是以應試教育為主的。半年前由于我的孤陋寡聞,從未走出過國門的我被林隊長嚇住了。但最近我從我在英國留學歸來的老板口中得知,其實外國目前的教育制度,恰恰就是我所說的,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的結合。像美國和英國之類的地方,每年都有大量的學生,憑借體育和藝術方面的造詣,進入全球頂尖的學校。他們只需要在他們國家的高考中拿到及格線左右的分數,就能獲得該領域頂級大師親自指導的機會,從而進一步放大他們的專業優勢。
而且這些孩子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窮人家庭的孩子。
這些孩子之所以能承受得起林隊長所說的素質教育,是因為他們的國家和社會,為他們提供了應有的條件。國外素質教育的開展,不但沒有像林隊長說的那樣,削弱他們的國力,反而促進了他們整個社會的教育公平。
所以素質教育并沒有錯,錯的只是我們國家目前的國力還有限,所以就像我前面說的——哪怕先在1到2個城市試點開展,也比貿然全面否定要強吧?
這些天來,我一直在思考學習的本質到底是什么。
我想到了自己從第一天到京城,懵懵懂懂地走進一個汽車修理廠,到現在的半年之后,能跟所有的汽修師傅談笑風生討論汽車該如何該裝,才能獲得更好的平衡性和更強的動力,然后不知不覺的,我就成了這方面的專家。說實話,過程很快樂。非常快樂。是學習的快樂。
林隊長!我用親身體驗告訴你,學習,是可以快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