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口咬得如此氣勢磅礴,驚天動地,不但迅速獲得了大量圓寒粉絲的支援,還歪打正著地完美貫徹他們“讓笨蛋先動手”的策略。而且更更更讓他們高興的是,不久之后,林淼居然真的親自下場了,一篇發表在《東甌日報》上的署名文章,徹底引爆輿論,并同時讓“逼林淼下場”和“把事情鬧大”的條件被點亮。
在某些人想來,接下來只要能控制住圓寒,讓他時不時撩撥林淼一下,這場嘴仗,至少能打上七八年。而七八年的時間,已經足夠他們慢慢把圓寒包裝成一個領袖式的人物,在輿論上不斷給林淼制造麻煩。屆時就算林淼對自己再狠,拿出再多的硬核成績,可名聲受損,那就是受損了。某些機會,屬于有準備的人,但絕不會屬于“明星”。
林淼同學,是時候成為一個和“口水仗”劃等號的明星了。
午后滬城某座小山的小院里,郭鶴齡攤開報紙,看著上面小徒弟新寫的小文章,表情既欣慰又帶著淡淡的愁緒。他不是看不懂這個局面,但問題是如果林淼一直不吭聲,輿論就會一邊倒,如果林淼接茬,那就是往人家的坑里跳。這件事的反面是陰謀,正面是陽謀。
兩頭堵啊……
而且更重要的是,眼下林淼高考在即,原本省狀元就有點不穩,現在再為這種破事分心,一旦心態起了變化,或者沒能達預期的復習效果,以后的局面就會更加被動。
“娘希匹。”郭鶴齡一大把年紀的人,這時候也忍不住滿肚子窩火。
他喘了喘氣,強迫自己把情緒控制下來,把注意力先放在林淼的小文章上。
“欣聞圓師傅最近學會了開車,并且自認為貫通我國賽車行業學問體系,隱隱有開宗立派之氣象,實在可喜可賀。貴母校老師如果知道圓師傅在因七門高一課程不及格而輟學的情形下,仍然不放棄學習,努力在社會上奮斗求生,不麻煩社會,不麻煩政府,定會以圓師傅為傲,教育貴母校師兄妹姐弟:看到沒!這就是典型的拎不清狀況,拿著無知當個性!要是這也叫行業博導,中國所有的二級工以上職稱的,就全都是博導的爺爺了!
我很不理解,一個人剛剛學會‘玩’的人,是怎么有臉把自己跟博導聯系起來了。一個司機師傅,搞明白汽車工作的基本運行原理,知道哪個零件是干嘛的,這難道不是技術常識嗎?一個司機師傅明白出租車公司的規章制度,知道本地的出租車行業的具體市場狀況,不是工作常識嗎?一個司機師傅上懂公司的規矩,下能服務乘客,中間還能和同行以及交警打好交道,這不是職業常識嗎?怎么這些常識,一換到聽著洋氣的賽車行業里,到了圓師傅身上,就成了博導級別的先進學術思想和學術成果了?
這到底是圓師傅無知者無畏,還是純粹的無知?
恐怕還是后者居多。
我這么說,不是針對圓師傅,而是有實實在在的根據。因為我很確定,圓師傅一定做不出任何一所大學汽車制造專業的期末考題,一題都不可能,因為圓師傅沒有能力用函數買菜,自然也就沒有能力用函數計算汽車各重要零部件的理論運動數據。
而且我也同時可以確認,那些考上大學的,考入汽車設計行業,將來或許就會分流進賽車領域的同學,他們一定能做出圓師傅做不出的題目。但這些同學雖然在理論水平上甩圓師傅至少180條街的距離,可他們絕不敢說自己已經達到了博導水平——哪怕他們同樣還能用最多一兩天時間,學會圓師傅用了半年在汽車修理廠里學到的東西。
圓師傅,你說的那個學習,其實不是學習。
你說的那個學習,頂多叫學會。就像紅毛猩猩也會拿著樹枝,從樹洞里挖幾只蟲子出來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