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師傅說有些人把學習這個概念,狹義地理解為考試兩個字,這個有些人的大集合,應該是包括我這個小元素在內的。而且我可以很正式地在這里表態,就我們國家目前的狀態,對于所有尚未考上大學的人來說,將學習兩個字狹義地理解為考試,并沒有什么不好。
當一個國家尚未崛起,社會上就出現對高分的嘲諷,這本身就是不正常的。所以我只問一個問題,問給所有今天能聽得進我這些話的人:我們這些人,到底有什么資格看不起高分?
中國今天有十多億的人口,96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上,只有一億多公頃的土地,不到世界人均耕地面積的一半。從資源總量上看,不管是實行計劃經濟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無論怎么分,都總會有人分不到東西。這其中,也包括教育。
但我們國家為了每個人都能在人生的起跑線上獲得充分公平競爭的機會,依然為每一個人保留了一線機會,哪怕是你是個黑戶,只要在學齡階段找到相關部門,你就能獲得參加九年義務教育的機會,只要你學得足夠認真,付出足夠多的努力,就有機會繼續升學,哪怕考砸了,只要你自己不放棄,依然永遠保留讀大學的希望。
那么多成教、夜校,真的不是擺設。一考定終身這個說法,或許適合一部分對人生抱有極大希望的人,但并不適用于每一個人。哪怕不搞什么所謂的素質教育,國家也在每個路口,為我們提供了足夠多的選擇。你看不起那些選擇,是你個人的原因,但為什么要怪國家?
人生在世,九成九的事情,都是努力不一定會有回報。
但這九成九,恰恰不包括考試。
我們的教學資源雖然不夠多,但其實也并不算少,全國300多個地級市,大學加上大專,總數無論如何也不會低于400所。而如果把錄取要求放到極低,如果351分就能上大學,那么這無疑也就意味著,只要你的考試成績不是爛得太離譜,351分往上的每1分,都至少能對應一所愿意錄取你的學校。你付出的努力越多,試卷上每多出1分,你就多一分和這個社會討價還價的余地。高考總分值750分,每一分都有它寶貴的人生意義。
圓師傅,你捫心自問,你高一七門考試掛紅燈,到底是你自己不努力的錯,還是教育制度的錯?你但凡稍微肯花點心思,老老實實、仔仔細細地把題目聽明白,再認認真真、本本分分地把題目多做幾遍,即便只能把最基礎的問題搞懂,又何至于連一門功課都無法過關?
有些人指責高考不公,因為有些人剛好多一分就上了名校,有些人則剛好差一分落榜,但實際上,這反倒正體現了高考的公平。那些上名校的人,是因為那一分的原因嗎?吃十個餅填飽肚子,前九個餅就不重要了?要我說,那多出的一分,正是命運對努力的獎賞。而那些差一分落榜的同學,當真只是因為時運不濟?怕也不見得吧?真正能上線的人,難道剛好差的就是這一分?如果換套試卷,差十來分也有可能。歸根結底,還是水平問題。
圓師傅很反感我管高考線叫智商線,心底里一定認為自己的智商在全社會的水平線以上,而且至少應該是中上水平。社會上還有些人抱怨,說全國各地的錄取分數線不同,而且家庭條件良好的學生,從小就能受到更好的教育,根子上就不公平。所以高考不是智商不智商的問題,高考成績怎么樣,最主要看命。
可是說這些話的同志們吶,難道你們完全沒意識到,這才是高考值得我們拼命努力的最主要的原因啊!是,不可否認,人與人之間的起跑線,本身就是不公平的。
但是說回高考本身——高考那滿分750分的卷面,除去極少數人5—10分的加分,對每個人來說,這總是起碼公平的吧?如果你足夠努力,不說考到全省頂尖的水平,但絕對數能考到600分左右,按百分之的分值來算,不過也就是100分考個80分,這樣的分數,已經足夠你考上全國絕大多數的重點大學;這樣的分數,已經足夠幫你抹平任何出身上的差距!
所以高考錄取線,確實是智商線。
這個智商,不但包括學習知識和考試技巧的能力,也包括一個人對人生的認知能力,對時間的安排能力,對自身**的控制能力。高考總分750分,高考考綱全國統一,正常高中學習時間,每個人都是三年。誰能在三年時間之內,以最快的效率,掌握最強的考試技術,誰就能在這場全國統一的競爭中獲得勝利。公平公正公開,人人都有機會,童叟無欺!
這場考試,體現的是智商,也是態度,也是意志品質,也是所有一切跟一個人今后人生有緊密聯系的東西。分數是一個確保公平的指標,但你通過考試展現給社會的,卻遠不止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