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人?需要我出手拯救?”
說實在的,在識海開辟輪回后,慈舟本想就此收手,卻不忍看見老婦人的眼淚,想必那是一段悲傷的往事。
漁民老婦聽得白衣僧人沒有一口回絕,立即明白剛才自己冒昧的要求,盡管有些過分了,卻還有實現的可能。
于是,在她夾雜著苦音的娓娓道來中,慈舟聽到了一個故事,令人忿忿不平,發生在她身上的經歷。
這段滄瀾江的分支九梁河,首尾綿延幾十里,有一位深孚眾望的魚把頭,帶領水上討生活的漁家們拉網捕魚,盡管腳下沒有寸土之地,頭上沒有片瓦遮身,卻不受任何人管轄,日子過地辛苦,倒也自在逍遙。
魚把頭成家立業后,某日在蘆葦蕩里撿到一個被人遺棄的女嬰,想著自己的渾家還沒有一子半女的,收養下一個棄嬰,給她取名叫招弟,希望能給小小的漁家帶來好運氣。
聽到這里,慈舟就忍不住腦補出接下來的大致劇情了,不過他還是耐心地聽著,似乎在等著老婦人口里說出的故事,能與自己想的有所區別。
漁民老婦接著說下去:魚把頭撿回一個棄嬰,她不禁母性大發,小心翼翼地用米湯米糊將女嬰養大。沒過多久,她的肚子就鼓脹起來,對這個帶來子息的養女就更疼愛了。
過了十個月,瓜熟蒂落,漁家娘子生下一個帶把的。魚把頭剛過而立之年,就一索得男,自然是高興地很,平日里干活都更賣力了,
聚攏在他身邊的漁民越來越多,漸漸地成了九梁河上的帶頭人,起初還沒什么事,畢竟長達幾十里的河道上,帶十幾條烏篷船的船老大,和幾十條漁船的魚把頭,并沒有多大的差別。
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魚把頭身邊的漁民越來越多,他也不懂得什么叫收斂,一百幾十條船呼嘯而過,往往能霸占住里許長的一條河段,將河里的漁獲打光撈完。
這就有點過分了,讓很多習慣單打獨斗的漁家沒了收獲,單身漢的倒是無所謂,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可是那些上有老下有小的水上人家,不行啊!
不知道是誰看不過去,或者是有些人秘密湊錢,請了江湖道上一個動咒術的放排人過來,準備給魚把頭一點顏色看看。
此時的魚把頭剛過不惑之年,看著追隨自己的漁家越來越多,每天打到的漁獲盡管還是艙滿船滿,均攤下來后卻是明顯少了。
他準備在水流平緩的河灣,參照池塘養魚的路數,用漁網圈起來養魚、養蝦、養螃蟹,甚至養河蚌,搏一搏能否采到珍珠。
可惜的是,這些前途遠大的事業剛剛起步,某日魚把頭率領的船隊例行出門打漁時,被暗中謀算他的放排人,用含沙射影的妖物短狐給害了。
在一網幾千斤的漁獲上手時,魚把頭的影子被藏在水底的妖物射中頭部,原地打了個哆嗦,一頭栽倒進河里,身體灌鉛了似的直沉到底,當場溺死在九梁河。
樹倒猢猻散!沒了魚把頭的船隊,分了幾千斤的漁獲,當時就散了一大半,剩下的多是跟隨多年的老人,冒險下河去救,將這段河翻了個底朝天,才在下游十里開外的河灣處,打撈起魚把頭的尸體。